正文 第四章 籠絡人心不如掌握人心1(1 / 1)

但是,齋藤實過了60歲以後,整個人搖身一變,似乎隱藏起他天性的鋒芒銳氣,成為一個凡庸的人,他潛心修養,在意識上訓練自己,改造自己。隻見過晚年的他的記者們,都稱他為“行動遲緩”“遲鈍平庸型”,隻有見過年輕時候的他的人才知道,他是凡庸的罕見的秀才型的能幹官吏努力自我改造的結果。

齋藤內閣被世人公認為“舉國一致內閣”。當時議會中政友會占了絕對的多數,但由於軍部的蠻橫不講理,還是無法單獨組織內閣。輪到了“遲鈍平庸型”的齋藤實組閣,他拉攏了政友會的橋是清,以及反對黨民政黨的山本達雄二位長老人閣,締造了“舉國一致內閣”。高橋、山本二人,是激烈對立的政黨領袖,就某種意義來說,他們這次人閣是吳越同舟。難怪有人擔心齋藤內閣會因內紛而潰散,然而事實上它進行得很順利,高橋和山本二人都舍去了彼此的對立感,盡力協助齋藤首相。結果,齋藤內閣在兩年零兩個月的期間,能夠毫無差錯地渡過了難關,這也是因為搖身變成為“遲鈍平庸型”的齋藤實,才能締造出這麼好的內閣。如果他像年輕時一樣,依然是一個鋒芒畢露的秀才型人物,恐怕不會達到這種境地吧!

齋藤實由一個秀才型的能幹官吏,藉著自我的修養,搖身一變為“木雞”型的平凡人,在今日被遺忘的宰相中,他是相當受好評的一位。

現在舉的這個齋藤實改造自己,成為一個像“木雞”的平凡人物的實例說明,隻有這種平凡才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在緊要關頭的時候才能發揮無言的說服力。

自我改造的過程更具體地說,可參考《莊子》所記載的下麵這則故事。

戰國時代,正當諸子百家相當活躍的時候,有一位思想家主張利己主義,那就是楊子。有一次,楊子想要見老子蒙受他的教誨,於是決定去拜訪他,這時他聽說老子正在西方的秦國遊曆,仍在大梁等待他的歸來。

當老子在大梁郊外看到相迎的楊子時,不禁仰天歎息道:

“從前我認為你是個有前途的人,但現在不行了。”

楊子被斥責以後,當時沉默不語。不久回到了宿舍,他才恭恭敬敬地跪在老子麵前懇求賜教。

“剛才想立刻向您求教,但看您匆匆忙忙的樣子,所以我不敢說出口,現在您休息一下比較舒暢了,請您告訴我,我哪裏有缺點?”

老子回答道:

“隻要你再稍為愚笨一點,悠然自得即可,改掉你驕傲的態度,有純白的心的人看起來是汙穢的,有非凡人格的人看起來總覺得有點愚蠢。”

楊子更加恭敬地說:

“多謝夫子教誨,以後必時時刻刻遵守。”

之後楊子的態度大為改變。當他進入客棧時,因為言談舉止偉大超凡,所以連客棧裏的客人都統統站起來送迎,老板親自為他獻上坐墊,掌櫃的也拿出洗臉盆,住宿的旅客紛紛讓座給他,一時顯得熱鬧非凡。當他要回去時,住宿的旅客見他隻是個平凡的人,所以都毫無顧忌地搶座位。楊子已成為一個平凡的男子了。

老子初次見到孔子時,也同對楊子一樣地說:“君子有盛德並非表現在容貌上,而是外表讓人看起來似乎很愚蠢,你驕傲起來則多欲,擺起架子則偏執頑固,這些完全表現在你的臉上,盡快舍棄它們吧!我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

《老子》中還有這麼一段話:

“大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在非常英明的君主之下,人民才會忘記君主的存在;其次,在次之的好君主之下,人民才會忘記君主,稱讚君主;在下等的暴君之下,人民懼怕君主,在更暴的君主之下,人民則輕蔑君主。

如果把這個君主(大上)看成現代的主管則如何呢?被部下輕蔑的主管是失去主管資格的,而大多數的主管充其量隻是在讓部下畏懼的階段而已,即使不能達到讓部下“忘記你的存在”的境地,至少應做個令部下欽慕的主管吧?而這一點,江淮集團的老總不能不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高人。

總結:平凡不等於平庸,鋒芒畢露必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成就一番事業不僅僅需要的是才華,還要練就一顆平凡的心。

2、沉默是金

沉默者首先給人的感覺是成熟穩重。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誰願意把自己的事業和前途交給愣頭小子去經營?“桃李不言,下自有蹊”,少說話,多做事,更容易幹出成績,偉大的人不需要自我標榜和過多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