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籠絡人心不如掌握人心2(2 / 3)

日本熱門舞蹈“八點!全體集合”這個電視節目,創下了最高的收視率,就宣傳效果來說,它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節目。

隻是,這個節目的內容不合乎企業的形象,廣告提供廠家是一個衰退的企業。其結果還是失敗了。看來想要利用金錢提高自製產品的品質,隻有提高產品本身的品質才是最好的宣傳。

人也是一樣的,人品、行為也就是產品的品質,把產品的品質拋開一旁,而隻大力宣傳,這樣是不能持續長久的。隻要品質優良,不必宣傳也會被大眾認定,這才是真正的“說服”。

《史記》中有這麼一句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樹和李樹,一點也不會替自己宣傳,但他們美麗的花朵,甜美的果實,自然而然地吸引人們前來而隨集成一條道路。這句話是譬喻說,偉大的人物不必自我宣傳,人們也會慕名而來。

李廣是漢武帝的一位將軍,大約和司馬遷同時代人,他和北方的騎馬民族匈奴爭戰屢屢立下大功,所以匈奴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非常敬畏他。但是,他似乎是一個時運不濟的將軍。雖然戰績顯赫,卻一直不能出人頭地,而且,最後的下場也令人惋然。他鞭策直驅誌願遠征匈奴,但在行軍中,因作戰計劃齟齬迷了路而引咎自戕。

李廣雖是以一位悲劇將軍而終,但他在掌握人心這一點上,卻是很成功的。在他自殺時說道:“廣軍之士大夫,一軍皆泣”,從上將以至士卒,每個人都為他的死哀悼。不僅如此,聽到了他的噩耗的老百姓,無論是認識他或不認識他的人,不管是老是少,每個人都悲痛萬分。

李廣所以如此被全國百姓所愛戴,因為他本身是一個當代無人和他並列的弓箭手,且對抗匈奴勇猛善戰,立下了不少輝煌的戰績,而他之所以為部下所擁慕,並不隻是因為這些戰績,而是平常對待部下的態度,緊緊地抓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心。

李廣的做法是這樣的。

他是一個對金錢很淡泊的人,皇帝所賜予的恩賞,他全都分給部下,平常的飲食也都和士卒一樣。直到他死之前,經過了40多年,食有十千萬的俸祿,但是家裏仍然沒有半點恒產,而且,也沒聽過有關這方麵的謠傳。

行軍中,饑渴難當時,如果發現了泉水,在所有的部下沒有喝完以前,他決不去喝,糧食不夠給部下時,他也從不自己吃。

李廣的部下每一個人都忠心擁護李廣,樂意服從他的命令。

司馬遷在寫李廣的傳記之後。曾引用《論語》“其身正則令行,其身不正則令不從”這句話說道:

“此為李將軍之謂也,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不與道口辭”。

意思是說他言行舉止雖像個鄉下的農夫,卻不是平庸凡俗之人。這樣的男子,卻能令部下心服,樂意為他犧牲。這樣的言行舉止,才是無言的說服,才是掌握人心的極至。

李廣“不與道口辭”之論宛如村夫子一般的言行舉止,就是一個好例子。在現代,能夠以這種方法當作說服的戰略,在意識上加以活用的,就是尼克鬆。

1960年美國總統的選舉,尼克鬆和肯尼迪是二位競爭激烈的對手,尼克鬆以其現任副總統之職,在開始時占強大的優勢,但選舉的結果,肯尼迪扭轉了情勢獲得勝利。據說尼克鬆的敗北是由於四次舉辦的辯論會,他的方法錯誤。肯尼迪的辯論重點完全針對所有的“美國人”和美國的“未來”,給觀眾鮮明的印象,而尼克鬆的辯論則是攻擊性的,隻能給人不安定而陰暗的印象。這兩種印象的不同,分出了這一次總統大選的勝負。

1968年,尼克鬆再次競選美國總統,他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想要徹底改變形象,其一就是無言戰略。

這次的選舉對尼克鬆來說,情勢遠比上次更艱難。首先,他必須在總統選舉之前,打敗洛克斐勒等強勁的對手,贏得共和黨提名。所以,尼克鬆在邁阿密的共和黨的大會中,盡量保持沉默穩重,表示對自己很有信心,意圖是給其他的黨員“尼克鬆強”的印象。他說話時,除了強調“法和秩序”以及“盡力達到最完美境地”外,決口不提其他具體的策略,希望能借此完成的無言戰略,給人信賴感,徹底改變他“敗犬尼克鬆”的印象。他的戰略成功了,不僅以些微之差獲得共和黨的提名,且在總統大選中,大敗民主黨約翰福利,一雪1960年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