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這大概是一張人物測驗的石蕊試紙吧!如果做為人物鑒定法,似乎有點太過玩弄技巧的感覺,但如果是想網羅重要的人才,至少擇其中幾項加以測試,或許有其慎重的必要。
在古代遊說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言不慎,輕者趕出國門,重則丟掉性命。要想遊說成功,用韓非子的話說,就是讀取對方的心。
“遊說是很難的一件事,難在哪裏呢?那不是遊說的人必須具備充分的知識的難,也不是以嘴巴說出自己的意見的難,更不是將自己想說的話,毫無忌憚地說出來的勇氣的難,所謂遊說的困難,隻有一點,就是讀取對方的心,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韓非子除了指出讀取對方的心,是遊說時不可缺少的條件外,還舉出幾個例子,寫出了遊說之士,在什麼樣的場合應該如何的心得。其觀察非常深刻敏銳,直到2200年後的今天,依然是我們下屬對上司,提出意見時所應該注意的事項的範本。
不過,要說能熟練讀取對方的心的,那就是淳於髡。
年輕時的淳於髡因某人的介紹去謁見魏惠王,淳於髡的博學及雄辯已是眾所周知,所以惠王抱著很大的期望,等待淳於髡會說什麼話。但是,初次謁見時,淳於髡一直保持沉默,沒聽他開口說一句話。所以惠王改口再度設席與他見麵,他遣走左右的人,隻剩下他們二人以製造講話的機會。然而淳於髡這次依然始終保持沉默,惠王愕然。這哪裏是什麼雄辯家呢?簡直就是個呆子!
惠王責備介紹淳於髡的人道:
“你稱讚他是連管子、晏嬰都不及的人,但是,見麵時他都不開口說一句話,難道他瞧不起我嗎?你到底怎麼解釋?”
淳於髡聽了後,辯解道:
“這是當然,因為我初次拜謁時,您心裏隻想著馬的事情,第二次見麵時,您心不在焉,完全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所以,我一句話也不敢說。”
惠王聽了此話後大吃一驚。
“啊!淳於髡才是真正的聖人啊!我們初次見麵時,剛好有貢獻駿馬,我很想去看,這一點被您看穿了。第二次時有歌者獻歌,我也忍不住傾聽,這點又被您看出來了。這麼說,我遣去左右的人,隻剩我們二人對座,那隻是一個形式罷了,我的心卻在駿馬和歌者身上。”
據說淳於髡是“承意觀色”,就是詳細觀察對方的表情和態度,推測其意向。所以他才能輕易地看透惠王的心思。
不久,他們第三次見麵,這次惠王表現出熱心傾聽淳於髡雄辯的樣子,所以淳於髡對惠王講了三天三夜的話。
淳於髡的觀察細微並能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就是今人也會為之所折服。
人的不經意舉止,往往反映的東西卻是最真實的。唐時李夷簡對徐晦的考察和提拔,就是根據這個道理。
唐憲宗元和四年,禦史中丞李夷簡揭發京北尹楊憑,原先在擔任江西觀察使時貪髒枉法,過度奢侈,影響很壞,對這樣的貪官應給與一定的處分,唐憲宗采納了李夷簡的建議,將楊憑貶為臨賀縣尉。楊憑的家財田產也險些被沒收。
從京官被貶為一個小縣尉,楊憑覺得很沒麵子,見人都抬不起頭來,整天悶在家裏,準備屆時赴任。
在封建社會,由於貪贓枉法遭皇帝的貶謫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很難再被重新起用,宦海仕途,幻化難測。正是因為這原因,多數人都不願意親近他,在楊憑赴任時,連他的親戚朋友都沒有給送行,害怕受到牽連。
這時隻有櫟陽縣尉徐晦來到楊憑赴任必經之地藍田,選擇一個小酒館,置下一桌酒菜,為楊憑送行。落難之中,徐晦不忘舊情冒險相送,楊憑十分感激,兩人揮淚握別。
事過之後,平素與徐晦交情很好的太常卿權德輿來到徐晦的住所,與徐晦說:“我聽到這事以後,很為你擔心。你為楊憑送行,誠然是因為你們平素交情很好,情誼深厚,但你與被皇帝貶謫的人有關係,難道就不怕受到牽累嗎?好多人遇到這樣的事,躲還躲不及呢?”徐晦聽後回答:“我從前為平民時便蒙受楊公的知遇之恩與提拔,現在他被貶逐遠方了,我怎能不送一送呢?同樣的道理,假使您以後被哪一個進讒言的人斥逐了,就我們之間的友情而言,我能夠自視與您彼此無關的人嗎?那樣未免太不夠朋友了。”權德輿聽得此話,深受感動,對徐晦讚歎不已,自語道:“疾風知勁草,落難見真情。”並在朝廷中廣泛稱讚楊徐晦的為人。
送走了楊憑沒過幾天,一道委任徐晦為監察禦史的聖旨送到了櫟陽縣,徐晦又喜又驚,沒有立功,緣何升遷,徐晦頗感奇怪。回朝任職後,方知是李夷簡的保舉,這更使徐晦莫名其妙。“貶謫楊憑,提拔我徐晦,都是李夷簡的上奏,這兩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徐晦大惑不解。
徐晦向皇帝謝完恩之後,來到李夷簡的寓所道謝,感謝李夷簡的保舉,但疑團仍未解開,於是對李夷簡說到:“我平時不曾與您謀麵,您對我沒有什麼了解,根據什麼選取了我呢?請您賜教。”李夷簡回答說:“先生為楊憑送行一事我已知曉,我佩服先生的膽量和勇氣,先生不肯辜負楊憑,怎麼肯辜負朝廷呢?國家用人難道不應該用這樣的忠義之士嗎?”徐晦方才明白其中的緣故。在以後任職中,確實如李夷簡所料,徐晦對朝廷忠心耿耿。
李夷簡揭發了一個貪贓枉法的官吏,又從這件事情中發現了一個非同一般之人的徐晦,奏請皇上起用,並沒有因為徐晦與楊憑是故交,以及徐晦為楊憑送行之事怪罪他,李夷簡舉薦徐晦正是看中了他的忠誠和義氣,以小見大,認為此人可用,肯定是忠臣。
同樣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可以有不同的反應。為楊憑送行之事,別人看到的是危險,而李夷簡看到的卻是忠義的品質,所以他敢大膽保舉徐晦。
總結:隻有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你才能在用人當中、商務會談中,不至於留下太多的遺憾。幾千年來,人們不斷地總結經驗,但彼時彼地的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此時此地的情況。如何練就你的“金睛火眼”,不僅要注意借鑒前人經驗,更主要的是應從自己所處的現實中總結新經驗。
魏征曾上諫告誡李世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這種感情投資的舉措,前有古人後有來者,它不僅是古代政治家借以廣攬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現代社會商戰中屢試不爽的良方。
1、孫子的人心掌握術
要想在下屬和同事心中樹立威信並駕馭他們,單靠行政命令是不夠的。感情投資不僅是收攬人心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種處世智慧。
對於孫武的《孫子兵法》大家早已熟知,但對他本人也許了解的並不多。
在《史記》中有這樣一則趣談。
有一次,吳王闔閭聽到孫武的名氣,就把他招到宮殿來。
“你所著的兵法書13篇,我全都讀過了,隻有一點,你能操兵給我看看嗎?”
孫武於是把王宮內180位美女當做士兵演練,他想要使對練兵之事一無所知的美女,一絲不亂地做軍事行動。
孫武將隊伍分成二列,吳王的二位寵妃各為隊長,命令全體拿起矛槍。
“自己的胸部、左手、右手、背部,知道了嗎?”
“知道了。”
“好,我如果喊向前,就看胸部正前麵,喊左邊就是左手,喊右邊就是右手,喊後麵就看背後。”
孫武鄭重叮囑過後,就開始練兵了。但是,當他鳴鼓命令道:
“右邊”,全體的美女都嗬嗬地笑出來,無法徹底實行他的命令。孫武說道:
“號令不能徹底實行這是我的錯。”於是又反複說明了好幾次。
但是,當他再次鳴鼓喊:“左邊”時,美女們又嗬嗬地笑成一團。
“上次是我的疏忽,但這次不同了,我已經對你們全體把號令講解得很清楚了,不能按照命令行動就是隊長的責任。”
於是乃要吳王將二位寵妃處斬,另命令二位美女擔任隊長。
因此,當第三次再鳴鼓下號令時,每一位美女都整然行動,動作劃一,場內鴉雀無聲,沒有人敢再笑。孫武才對吳王傳令報告:
“練兵完畢,全體在此等候命令,隻要吾王下命令,士兵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哦!這樣就夠了。”
吳王知道了孫武的兵法精湛,就命令他做了將軍。
看了這則故事後,是否會覺得“不愧是兵法專家”或是“太殘酷了”呢?這完全依讀者站在什麼角度來看了。但是,就掌握部下人心這一點來看,顯然孫武是不太令人讚賞的。因為他完全忽視了美女們自發的意誌,隻一味要以上級強製的命令貫徹執行。這和以往舊日本軍“上級的命令就是天皇陛下的命令”這種維持軍紀的做法,本質上沒什麼兩樣。
如果一味認為孫武這位將軍,對部下非常嚴厲,為了維持軍紀,態度極為苛刻殘酷,那就太草率了。當時的孫武,為了抓住那個難得的機會,必須在吳王麵前擺出“斷然堅定”的樣子,根本沒有時間和美女們作心靈上的溝通,這完全是一個緊急的情況,所以,不得已他才采取如此極端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