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樹立威信1(3 / 3)

羊祜和吳國的將領陸抗相對壘。兩軍使者常有來往。陸抗十分稱讚羊祜的德行和度量,認為即使樂毅、諸葛亮也不能與他相比。陸抗有次生病,羊祜了解了他的病情後,就派人給他送藥去。陸抗高興地服下,一點兒也沒疑心。有人怕藥裏有毒,進行勸阻,陸抗批評說:“羊祜哪裏是個會害人的人!”

陸抗自然也清楚羊祜實行的是懷柔政策。因此,他常常告誡他的部下:“如果羊祜他們專門施德,而我們專用暴力,這就會不戰自敗啊!現在隻要各保自己的疆界就可以了,不要去追求小利。”吳國的皇帝孫皓聽說吳晉邊境和好,便責問陸抗。陸抗回答說:“一個小鎮、小鄉,尚且不可以沒有信義,何況泱泱大國!我如果不這麼做,就隻會使羊祜的名聲更大,對他毫無損傷。”

羊祜在對吳國軍民實行懷柔政策的同時,修繕盔甲,訓練士兵,作了廣泛的軍事準備。他上書給晉武帝司馬炎說:平定蜀地已經13年了,現在吳國的孫皓暴虐無道,吳國的百姓困苦不堪,而我們晉軍的力量比過去更加強大,應該抓住時機,平定東吳,統一天下,使天下安寧,人民和好。他對滅吳的戰略戰術也提出了許多精辟的意見,晉武帝非常讚同。

後來羊祜臥病,回到洛陽。他又抱病向晉武帝當麵陳述伐吳大計。此後,晉武帝還派中書令張華,去詢問他的籌劃和策略。

羊祜病情越來越重,他便推舉杜預接替自己。不久病逝,亨年58歲。當天大寒,晉武帝穿著喪服悲傷地哭泣,淚水流到鬢須上,都結了冰。荊州人在集市上聽到羊祜病逝的消息,沒有一個不嚎啕痛哭,集市貿易因而停止,哭聲連成一片。吳國守邊的將士知道他已經去世,也都傷心地為他落淚。

羊祜死後二年,吳國被平定。大家都為皇帝慶賀。晉武帝拿著酒杯流著眼淚說:“這都是羊祜的功勞啊!”

懷柔政策是一種戰略措施。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也是運用懷柔政策的根本所在。

運用懷柔政策,往往是在我強敵弱,我盛敵衰之際,否則,怎可對敵人亂施“仁義”!

春秋時有個宋襄公,作戰時以“仁義”為旗幟,不乘敵軍危偷襲,不擒老弱,不殺傷病,結果被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本人也受了重傷。宋襄公因此成為曆史上著名的矗人。羊祜雖然對敵軍施以禮義,提倡仁德,但他用的是懷柔之策,他的內心一時一刻也沒有忘記要消滅對方。他通過安撫、籠絡,瓦解了敵軍的鬥誌,獲得了敵國的民心,為最後的勝利鋪平道路。可見和宋襄公絕然不同。兩軍對壘,攻心為上,羊祜的懷柔政策,其實是很厲害的一招。

總結:以“攻心”為目的的懷柔戰術,不僅古代有,就是在近現代戰爭中,也常常被使用。像在解放戰爭中,我軍向被圍困的敵人發動強大的政治攻勢,也收到過許多不戰而勝的戰果。就是在現代商戰中,也常常能見到這種戰術的蹤影。

2、別人對你產生好感,水到渠成

從交際心理看,人們初次見麵交談,沒有人不願意受到對方的接納和尊重。能不能盡快搞清對方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以及其他有關情況,往往是你對這個人是否重視,是否感興趣的標誌。

如果你和人家相識,連人家的姓名都記不住,甚至張冠李戴,就會失禮,令人尷尬,必然會影響交際效果。

毛澤東在這方麵可謂是專家。他不僅能記住別人的名字,還能記住有關這個人的一些基本情況。

1958年8月,毛澤東到濟南視察,正逢濟南軍區召開黨代表大會。8月9日下午3時30分,毛澤東在接見了大會代表之後,在長征中一直擔任其警衛員、時任昌濰軍分區副司令員的陳昌奉,經請示有關領導去見毛主席。他來到主席麵前,慌忙地敬了一個禮,激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主席驚喜地說:“陳昌奉嗎?”陳昌奉急忙答:“是我!”主席伸出寬厚的大手,陳昌奉連忙用雙手緊緊握住。主席感慨地問:“離開十幾年啦!你好嗎?”陳昌奉答道:“12年啦,主席您好。”接著,主席又關切的問:“你回過家嗎?”“1953年回去過。”主席又問:“是回寧都老家嗎?”“是寧都。”主席又問:“家裏怎麼樣?還有什麼人?”陳昌奉一一作了彙報。他沒想到一個日理萬機的國家主席,對這些事情還記得這麼清楚。

在日本古代有個很有名的政治家叫町田忠治。他是個其貌不揚的矮小男子。但他有個他人無法模仿的能耐,那就是他對於人的名字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一本事幫助他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政治家。他到各地去演說時,常和當地的政要和有權勢人士碰麵。隻要是他曾經見過麵的人,他都可以叫出其名字。“町田先生真的把我當成朋友,連我孫子的事都記在心上!”這種熱情的態度的確讓人感動。雖然沒有什麼道理可說,但這的確就是町田先生成功的地方。

記住對方的名字能使對方受到鼓舞。我們知道,每個人在別人麵前都有表現欲,對方記得自己的名字,而且叫得出自己的名字,這正是對方認同自己存在的證據。所以,在社交中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就要能一次就記住對方的名字並且留意對方身邊的事。

在我國南方一個城市裏,一個企業家曾說起過這樣一件事:

當初在接手承包一個廠子時,心裏並不踏實。因為他學的專業是機械,而當的是電子行業某廠廠長。再說生產效益好的、一切順當的企業,別人也不會讓你承包的。有一天晚上,正當他心裏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之際,有人叩響了他的房門。來者正是廠裏的資料管理員,50歲出頭,微彎的身軀,顯得有些卑微。

“您是李明吧,快請坐。”廠長脫口叫出了來者的名字(請注意,記住對方的名字,這是廠長的第一勝招)。

“是的,是的。”來者有些驚訝:廠長認識自己。他的心裏與其說是欣喜,倒不如說是更多地充滿了感激。因為,廠裏的職工知道他大名的並不多。大多數人叫他“老頭子”。

“廠長,您沒事吧,我來打擾您,有件事不知該說不該說。”李明囁嚅著說,“李明同誌,我正想抽空登門拜訪呢,想不到您先來了。你這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電子學博士,該為我廠出出點子啦。”(對其曆史資料非常熟悉,這是廠長的第二勝招)。

這一下,更讓李明感動不已了。自50年代初回到祖國後,沒幹上幾年,就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運動對象”,幾十年來,原來那風流倜儻的青年博士,早已被人遺忘,拋棄在一個小小的資料室裏,變成一個卑微、懦弱的小老頭了。這些日子裏,他從新上任的廠長身上,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正是為了這個,他才下決心前來找廠長談談自己心中的一些設想。可就在三分鍾前,他叩響廠長的房門時,心中還是忐忑不安的。這會兒,他隻有一個思想,廠長是可以信賴的,自己會有用武之地的(廠長的兩個勝招已經發揮作用)。

這一晚,李明說出了他的全部設想,這也是他平生最長的一次講話。新廠長除在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插問幾句外,一直在全神貫注地聽著、記著。談話結束時,東方已露出了一絲晨曦。

後來,正是這位“老李頭”的建議為這個廠帶來了活力,他本人也被任命為總工程師兼副廠長。

所以,記住別人的名字,尤其是在一些正式場合和上級與下級談話時,對對方一是表示尊重,二是可以使對方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視,甚至於感到自己在你心中是重要的。

現在人們進行交往,尤其是初次見麵,一般都互遞名片。名片看似一個小東西,但用好了卻能發揮大作用,既可使自己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又能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名片上簡單的自我介紹,最好能突出特點,便於讓人記住你。千篇一律的名片往往隻能起一時的介紹作用,而特點突出的名片則能使人終生難忘。人有可能會說,哪有這麼玄?實際上,隻要你的名片能夠體現出自身的特點,就真的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我國著名的青年舞蹈家楊麗萍的名片上印著像“孔雀頭”手型剪影的特有標誌,將其優美的孔雀舞姿再現於名片之上。棋聖聶衛平的名片上部是漫畫肖像,中部用鋼筆簽字,下部是圍棋譜局,圖文並茂,看到名片如觀其人。劇作家沙葉新的名片上,特意畫了一幅略帶變形的眼鏡,鏡片竟是一哭一笑兩張臉譜,透出了劇作家的幽默和職業特征。相信任何人看了上述三人的名片,都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