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兩撥千斤2(3 / 3)

戰鬥打得異常激烈。一天,朱元璋正坐在胡床上督戰,劉伯溫侍立在一旁。酣戰之際,隻見劉伯溫突然躍起大叫,讓朱元璋趕快跳到別的戰船上去。朱元璋一邊迷惑不解,一邊倉促地跳到另一條船上。尚未坐定,一發呼嘯著的火炮彈飛來,擊中他們先前坐的那條船。

那邊陳有諒一見,喜不自勝,以為朱元璋已葬身湖底,但剛要令全軍衝殺之時,卻看到朱元璋神態自若地坐在戰船上,不禁大驚失色,以為朱某有神助之,他率領的漢軍更是亂作一團,潰不成軍,慘敗而去。後來,劉伯溫又獻上妙策,派兵封鎖住湖口,扼死了敵人的歸路,縱火燒船,使漢軍死傷大半。不久,傷了元氣的陳有諒,便在逃跑的路上一命嗚呼了。

消滅了陳有諒,朱元璋很快又打敗了張士誠,隨即北伐中原,終於成就了帝業。如此白手起家的例子不勝枚舉,南北朝時期的蕭衍也有一段白手起家的經典

蕭衍是南朝梁的開國君主,是南蘭陵人。南齊隆昌元年,蕭衍被任為寧朔將軍,鎮守壽春。建武二年,因抗擊北魏軍有功,被任為右軍晉安王司馬、淮陵太守。以後又為太子中庶子,領羽林監。建武四年,北魏軍南伐雍州,蕭衍受命領兵赴援,進至襄陽。同年7月,被援為持節,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輔國將軍、雍州刺史,鎮守襄陽。

這時,齊明帝蕭鸞病死,其子蕭寶卷繼位。蕭寶卷昏庸狂虐,無德無能,終日享樂,朝中大事均由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尚書右仆射江祚佑、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等人處理。蕭遙光等人號稱“六貴”,也不以國事為重,為一己之私利互相爭奪傾軋,朝中政治極度昏亂腐敗。蕭衍在襄陽,聽到朝中的情況,預感到南齊的壽命不會太長了,就對親戚張弘策說:“政出多門,是國家大亂的開始,《詩經》說: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如今國家有六貴,這怎麼得了!我料想,他們六貴矛盾,一定會激化到大動幹戈的地步,而襄陽遠離國都,正是避禍的好地方。但我的弟弟們都在都城,恐怕他們會遭到禍患。我得和益州刺史商議一下”。

蕭衍所說的益州刺史,指的是他的哥哥蕭懿。正巧,蕭懿離益州刺史暫時管理郢州事。郢州的漢所在今武漢市,從襄陽沿漢水可直達武漢。蕭衍便派張弘策至郢州,給蕭懿送去一封信,信中說:

“想當初西晉惠帝時,八王作亂,遂致國家內難頭興,外寇三起。如今六貴爭權,人握王憲,製主畫敕,各欲專威,睚眥成恨,必自相屠戮。不但如此,新主蕭寶卷早在當太子時就親信左右,凶殘無比,如今登上帝位,正想縱其所欲,豈肯虛坐主位,委政於權臣。他們君臣之間猜忌到一定程度,也將大誅大殺。如今六貴,蕭遙光圖謀稱帝,形跡已現。但這卻如同跛子上天,絕無可能。江佑怯而無斷,劉暄弱而不才,他們在互相傾軋中遲早會被攪成肉醬。蕭坦之心懷猜忌,徐孝嗣毫無主見,所以一旦亂起,必將朝野土崩瓦解。

我們有幸遠離京師,領兵外鎮,可以保全自身,圖謀大計。我們應乘朝廷對我們猜防未生之時,將諸弟召集在一起。否則,一旦朝中對我們猜疑,諸弟們在京師則拔足無路。如今,兄在郢州,控帶荊湘,弟在雍州,士馬數萬,在此政昏朝亂之際,正好以此為據以圖大事。如果坐失良機,悔之晚矣。”

蕭懿見信,臉色大變,他不願意蕭衍這樣做,因為這會召來滅門大禍。蕭衍見哥哥不從,便獨自將弟弟蕭偉、蕭儋迎至襄陽,並秘密製造武器,擴集兵馬。他還在襄陽大伐竹木,將其沉於檀溪之中,以備將來之用。

蕭懿不聽蕭衍勸告,人朝作了太子右衛率、尚書吏部郎、衛尉卿。永元二年,相繼發生了裴叔業、崔慧景反叛之事,蕭懿帶兵平定了叛亂,為朝廷立有大功。但功高不但未賞,反而受到猜忌,這年冬天被殺。

蕭懿被殺,既證明了蕭衍預見的準確,也為蕭衍起兵提供了機會。蕭衍及時抓住了這個機會,在與親信呂僧珍、柳慶遠、吉士瞻等人謀後,便召集部眾,誓師起兵。蕭衍對僚佐們說:“如今昏主惡稔,窮虐極暴,無端殺害朝中賢士功臣,令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為天所不容。你們大家與我同心疾惡,共舉義兵,事成之後,就是我的公侯將相。隻要你們效力建勳,我決不食言”。誓師之後,蕭衍令人把竹木從檀溪中打撈出來,做成戰艦千艘,又召集甲土萬餘人,起兵討伐蕭寶卷。在殺掉蕭寶卷後,蕭衍又立了傀儡皇帝蕭寶融,一年之後,又將他廢掉,自己親登帝位,建立了梁朝。

善經營者,睹事於未萌,所以能未雨綢繆,處處主動。

總結:劉秀、朱元璋、蕭衍都是因為早就預見到爭取帝業的時機將要到來,才提前做了物質、組織上的準備,終於成就帝業。這足以說明,“預則立,不預則廢”是千真萬確的。胸懷大誌的人從不甘於仰人鼻息、受製於人,他們總是未雨綢繆,廣結人脈,一旦時機成熟便一擊取勝。

6、若將取之,必先予之

要想讓你的人為你工作,並且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能力為你創造價值,那隻有一種辦法——給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用槍逼著他們,用炒魷魚的辦法來威脅他們為你工作,這些粗陋的辦法隻能造成相反的效果。

美國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的查理?夏布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1921年,安德魯?卡耐基獨具慧眼,提名夏布為新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第一任總裁時,夏布才38歲(夏布後來離開了“美國鋼鐵公司”,接管當時陷入困境的“貝氏拉罕鋼鐵公司”。經過他的重新部署,果然使這家鋼鐵公司變為全美獲利最大的公司之一)。

為什麼安德魯?卡耐基每年要花100萬美元聘請夏布先生呢?這幾乎等於每天支付3000多美元。難道夏布先生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天才?還是夏布先生對鋼鐵生產比別人懂得多?這都不是。其實,在他手下工作的許多人對鋼鐵製造都比他懂得多。夏布說他之所以獲得高薪,主要是因為他善於處理人事,管理人事。他曾經這樣感慨地說: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發人的熱情的能力。促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到極限的最好辦法,這就是讚賞和鼓勵。

“來自長輩或上司的批評,最容易喪失一個人的誌氣。我從不批評他人,我相信獎勵是使人工作的原動力。所以,我喜歡讚美而討厭吹毛求疵。如果說我喜歡什麼,那就是真誠、慷慨地讚美他人。”

這就是夏布成功的秘決。但是,一般人是怎麼做的呢?正好相反,假如你不喜歡一件事,必定對下屬大吼大叫,如果喜歡就默不作聲。

“生活中,我廣泛接觸過世界各地不同層次的人。”夏布這樣說過,“我發現,無論多麼偉大或尊貴的人,他們和平常人一樣,在受到認可的情況下,比在遭受指責的情況下,更能奮發工作,效果也更好。”

約翰?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秘決也是真誠的讚賞他人。愛德華?貝德福特是洛克菲勒的合夥人之一,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他使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洛克菲勒當然可以指責貝德福特,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知道貝德福特已經盡力了——再說事情已經發生並過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它的事稱讚貝德福特,說他節省了60%的投資金額,“這太好了,”洛克菲勒讚美說,“我們並不能總是像巔峰時期那麼好。”

要想索取,就必先給之。要想讓你的員工死心踏地的為你工作,就必須滿足他們的欲望。要分析他們需要什麼,你需要什麼,才能從根本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每一個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自己的勞動得到他人的認可,都渴望自己是最重要的。獲得權威,也是人類的一種天性。

當拿破侖創立榮譽隊時,共頒發了1500枚十字徽章給他的士兵,提升他的18位將軍為“法國大將”,稱他的部隊為“大軍”,人們都說他孩子氣。

拿破侖還給老練的精兵一些“玩物”,受人批評,而他卻回答:“人們本來就受著玩物的統治。”這種授銜和權威的辦法對拿破侖有效,對你也同樣有效。

在中國古代善於用人統兵治國的比比皆是。北宋的沈括身為文官,由於出任河北西路察訪使當時表現非凡的治軍才能,所以皇上不僅大加讚賞,還授於他一定權利,致使邊防更加穩固。

沈括為加強士兵的訓練,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沈括一到延州,使拿出皇上賞賜給他的錢舉辦酒宴,並舉行騎射比賽。沈括聲明,凡是才能超群,箭法出眾的,他都要親自去敬酒以示慰勞。於是,延州的百姓紛紛拿弓帶箭,爭先恐後地參加比賽。酒宴結束時,沈括宣布,這樣的比賽日後還要舉行。於是,邊境上的百姓歡欣鼓舞,紛紛習武練箭。第二年,沈括便得到能射穿鎧甲、跳上戰車的壯士1000餘人。沈括將這些人補充到中軍作義兵。自此,沈括的聲威在邊境上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