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專業的工作作風(1 / 3)

(一)提高辦事效率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共識。在現代社會,一個辦事拖拖遝遝、不守時、無效率的人會被公眾所鄙視。尤其是作為重要領導身邊的重要輔佐人之一——文員,你要在單位占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就應該提高辦事效率,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精明強幹,從而樹立起強者的形象!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精明強幹並不難獲得,注意日常生活的小事,用心體會其中的含義,你就能培養成練達的辦事作風。

1.“迷你裙”文章和談話

公眾最容易理解的是簡練的文章和談話。

根據科學研究,文章理解的難易程度是由句子是否簡短而定的。簡短的句子裏,主語和謂語相距不遠,容易為大腦吸收。再加上整篇文章段落分明,節奏明快,自然使人讀起來流暢愉快。

這種輕鬆易懂的文章,往往使讀者在感到舒暢之餘,還能感受到作者頭腦的靈活、清晰。

談話也是一樣。精練的語言令人愉悅,如沐春風;“可是…因為…所以…”之類的說話方式,往往讓人難以理解對方到底想說什麼,而會逐漸產生焦躁不安的心情,有時還會有不愉快的感覺。

嗦嗦、漫無邊際的談話往往會使聽者懷疑他的思維是否正常,進而懷疑他幹一件事是否能勝任。

林語堂曾說:“演講就像迷你裙,愈短愈好!”在大會上,那些言簡意賅、中心突出的發言者往往能贏得更多的掌聲,使人感到他的精明幹練。

2.彙報時結果優先

現代社會日趨複雜,每個人都要處理千頭萬緒的事務,而身居高位、擔負要職的人更是十分忙碌,所以他們的心理往往呈焦躁的狀態,凡事隻求快速地知道結果。

文員在向上司彙報時,隻將工作的成果,不管它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報告給上司,不講或少講過程,這樣就迎合了上司節約時間的心理,容易獲得上司的賞識。

尤其在工作失敗時,簡單地如實報告:“失敗了”,反而會使上司留好印象,因為上司想聽的不是理由,而是結果,至於失敗的理由,盡可以留以後再說。

同樣是失敗,如果你先說明過程和原因,上司就會以為你是在為自己開脫,加上占用了他寶貴的時間,他的不愉快是顯而易見的。

在會議上也是這樣,像舊社會老太太的裹腳布那樣又臭又長的報告,隻有使人如坐針氈的難受。而明確的結論,再加扼要的說明,不僅是上司,所有與會者都會對你留下能幹的印象!

3.會議上要耐著性子最後發言

人們的潛意識中,總是以為最後作總結發言的人是最能幹的人。

在會議場上,利用這種心理作用,就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最後發言者能將他人說過的話做一個係統的整理,完美無缺地說出結論,這不僅可使在場的人士了解問題的症結所在,也可以借機修正自己的想法,自然能讓與會人士認為他是個既能幹又聰明的人,這可以說是“後來者居上”。

最後做結論式的發言需要有相當高的技巧,相應地也能強烈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二)巧妙推銷自己

《成功的推銷自我》的作者E·霍伊拉說:“如果你具有優異的才能,而沒有把它表現在外,這就如同把貨物藏於倉庫的商人,顧客不知道你的貨色,如何叫他掏腰包?各公司的上司、主管並沒有象X光一樣透視你大腦的組織。積極的方法是自我推銷,如此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判斷你的能力。”那麼該怎樣大膽而又巧妙地推銷自己呢?

1.展現你的才智

一個人的才智是多方麵的,假如你想表現你的口語表達能力,你就要在談話中注意語言的邏輯性、流暢性和風趣性;如果你想要表現你的專業能力,當上司問到你的專業學習情況時就要詳細一點說明,你也可以主動介紹,或者問一些與你的專業學習情況相符的新單位的工作情況;如果你想要讓上司知道你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那麼當上司問到你的愛好興趣時就要趁機發揮,或自動介紹,以引出話題。上司最喜歡的是你能給他的意見和觀點找出新的論據,這樣既可以表現你的才智,又能為上司去教育別人增加說理的材料。如果你實在想表示與上司不同的意思,不妨采用迂回的方法。

人際關係中,先讚同對方,然後再提出自己的建議,這種辦法可以達到既讓上司感到舒服又表現出自己才華的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2.指向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