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員禮儀的重要意義(2 / 2)

禮儀能讓未成功者走向成功,讓成功者更添佳績。成功值得追求,你卻可以從禮儀做起。禮儀看起來是小事,實際上卻很重要,正如有的物質,如金剛石,體積小而密度大,因此分量就重。

不要遠離禮儀,因為遠離它的同時,你也遠離了成功。

(三)禮儀是國際交往的通行證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之間的交往增多,地球變成了地球村。所以禮儀也超越了一地、一國的範圍,在國際交往中,必須注重更為講究的禮儀。隻要你做到了,就肯定能“有‘禮’走遍天下”。

美國前總統羅納德·裏根連任了兩屆總統,具有十分豐富的政治經驗與管理能力,同時,他那談笑風生、幽默平易的形象也使美國公眾為之傾倒,為他當選及連任總統贏得了選票。

實際上,裏根總統的良好形象並非與生俱來。在他競選總統及任職期間,就有一整套人馬在盡職盡責地為他服務,精心設計著他的服裝、發型、表情、動作、手勢等所有與他的形象有聯係的因素。

1984年,裏根決定在他第一任總統期滿、即將開始競選連任時訪問中國。美中關係是自雙方建交以來,曆屆美國總統都十分注重的問題。裏根總統訪華能否成功,直接影響著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關係著裏根本人在美國本土與國際社會上的聲譽和形象。

針對中國是一個以平民為主體的東方大國,裏根決意要在中國公眾麵前樹立一個“平民總統”的形象。於是,在來華之前,總統的顧問們為他進行了精心的策劃與設計,決定訪華的內容除了正式的國事活動外,總統還將攜夫人在北京街頭散步一小時,並以平等的姿態與北京市民隨意交談,以及訪問上海時到複旦大學作一次演講。

北京的活動結束後,裏根總統來到了上海複旦大學。演講前,裏根微笑著說道:“我來中國之前,碰到了一位你們複旦大學去美國的留學生,她要我代她向謝希德校長問好。”說著,他把身體轉向站在旁邊的謝希德女士說:“現在這個口信我帶到了,請您打個電話告訴那位女同學,她的電話號碼是……”這個精彩的開場白,贏得了全場百餘名師生代表的熱烈掌聲,也贏得了人們對“平民總統”裏根乃至美國政府的好感。

裏根很聰明,因為他知道怎樣的禮節適合中國人的口味,能夠達到國際交往的目標。

(四)禮儀是文明的標誌

禮儀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它的學習與培養,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延續和商務活動文明水準的提高。一個具有良好文明素養的民族,必定是一個講禮儀、懂禮貌的民族。現代社會,無論是政治的競爭、經濟的競爭、軍事的競爭,還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素質的競爭。人的文明素養程度與民族的未來發展密切相關。許多外商在國內投資時,不僅重視廠房、資源、設施這些“硬件”環境,而且十分重視企業及其員工科學的管理、誠實的信譽、優良的品格、良好的禮貌風度這些“軟件”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說,“軟件”環境的創造更為不易。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節”,往往是一個人文明修養水平的直觀反映。有人因注意小節獲得成功,也有人因不拘小節而告失敗。尤其是在公關活動中,個體形象代表著組織形象,因而個體形象的成功得失也直接關係到組織利益的成敗得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