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再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投宿小吳的同學,在這種情況下,小吳並沒有提出要求,希望你為他保守秘密,你會把他的秘密告訴別人嗎?也許會,也許不會。

會,與不會。兩種不同的選擇,形成兩種不同的結果。後者值得人信賴,給人以安全感,人們願意與這樣的人做朋友;而前者從不會為他人著想,甚至以散布別人的隱私取樂,這樣的人,隻能讓人疏遠。

既然是隱私,當然隻能是自己的秘密,無法跟人分享,即使是父母和最親密的朋友,也不例外,在上學的時候,當我們最初開始寫日記,常常因為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而與父母吵架,盡管那時的日記中不過記了一些生活瑣事,稱不上隱私,我們還是會生父母的氣。生氣的原因不僅僅是父母窺探了自己的私人領地,更是感覺自己的人格沒有受到尊重。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想讓人窺見的隱私,人的內心有不想人讓人知道的隱私堡壘。在這個堡壘裏,他是主人,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旦這個堡壘被攻破,再也沒有隱秘,他便會發現失去了隱蔽物,暴露在眾人麵前,因缺乏安全感而慌亂。而為了重建這個堡壘,他會離開攻破他內心堡壘的力量,甚至施以報複,消滅那個力量,以保持堡壘不再被侵犯。

隱私與個人的名譽密切相關,背後議論他人的隱私,會損害他人的名譽,引起雙方關係的緊張甚至惡化,因而是一種不光彩的、有害的行為。

所以,千萬不要開人家隱私的玩笑,否則你會付出很多的代價。朋友把他的隱私告訴你,即使他沒有叫你保密,也證明他對你極度的信任。你隻有分憂解難的義務,而沒有把隱私散播出去的權利。否則你會失去朋友,以及他人對你的信賴,最終你會成為孤家寡人。

有時候,我們無意中得知了別人的秘密,也要學會裝聾作啞。

我的同學夏莉是一個聰明的女人,也很討人喜歡,她之所以有很好的人緣,是因為自己懂得裝聾作啞,而且有一張能夠守口如瓶的嘴。同事們都愛跟她聊天,都不會擔心聊過之後,她會泄漏什麼天機。這樣的傾聽者再讓人舒服不過了。

第二部分 第3章 20幾歲必要的禮儀訓練(4)

⊥思⊥兔⊥網⊥

一次偶然的機會,夏莉發現了一個秘密:已婚的老板居然跟坐在她前排的女同事有地下情。

那天,本來她是約了我在餐廳吃晚餐,當我們坐下不久,我發現她的目光注視了一會剛進門的一對男女,然後刻意地想要躲避他們。我仔細看,卻發現,那是她的老板和一個年輕的女孩,女孩表現出很羞澀的樣子,絕對不會是他的妻子。

我提醒夏莉說,那不是你的老板嗎?要不要過去跟他打個招呼?“噓!別說話!”她按住我的手,小聲對我說,“我們還是換個地方吃飯吧!”很顯然,她不想讓老板知道她看到了這一幕。

我們反而像兩個賊一樣,灰溜溜地跑出餐館,把更大的空間留給了她的老板和他的情人。

那天,我知道了,夏莉為什麼會討人喜歡,因為她知道,哪些事情她應該感興趣,哪些事情,她不應該感興趣。

別人的隱私不要隨意打聽,自己的隱私也不要隨意透露。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時候,總喜歡找人傾訴,總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得到別人的指點。你對別人敞開胸懷,雖然能博得別人的同情與安慰,但你可能因此而失去安全感。

當你的生活中出現了危機,如失戀、家庭不和等,最好不要隨便找人傾訴;當你的工作中出現了危機,做事不順心,對上司、對同事有意見、有看法,你也千萬不要向人袒露心跡。即便對最要好的知己,也不要將自己的隱私和盤托出。且不說聽者有心,這樣做本身就缺乏涵養,也缺少人格魅力。

一個有涵養的人說話要分場合,看對象,語言上也要講究分寸。給他人和自己都留一些空間,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和諧地相處下去。

工作中要注意的禮儀

禮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傳統習俗而沿襲下來形成的為大家所認可和共同遵循的行為和儀式。早在幾千年前,孔子說“不學禮,何以立?”他就認為禮儀是一個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禮儀是普通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的基礎,是一個領導者治理好國家、管理好公司或企業的基礎。從一個人的禮儀舉止,能看出他的修養和他的思想。

生活裏最重要的是以“禮”待人,有時候禮的作用不可估量,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比智慧和學識都重要。

在生活中,禮儀能夠調節人際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說,禮儀是人際關係和諧發展的調節器,人們在交往時按禮儀規範去做,有助於加強人們之間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一般來說,人們受到尊重、禮遇、讚同和幫助就會產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誼關係,反之會產生敵對、抵觸、反感,甚至憎惡的心理。比如,當你走路妨礙了對方,你表示歉意後,對方還之你友好的微笑;而當你不小心撞到別人之後,揚長而去,別人會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