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和一個老師談到年輕人的修養的時候。那個老師給我舉了一個很常見的例子。他們家在一個十字路口的馬路邊上,經常有一些外地的人來敲門問路。“有時候,從敲門的聲音就能判斷這個人的表情。”這個老師這樣告訴我。
有的人敲門的時候,動作輕緩,敲幾下,等一段時間再繼續敲,有耐心。這種敲門聲就如問路者的笑臉一樣,發出的每個信號都是對主人的禮貌與尊重。
還有一種人,敲門的時候顯得冒冒失失,“叮叮咚咚”亂敲一氣,就像鬼子進村一樣。有的甚至邊砸門,邊大聲嚷嚷:“開門!開門!有人嗎?”他非常討厭這種人。
往往,前者都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懂禮儀修養,自然,他對這些問路者也像“上賓”一樣,友好接待,詳細地告訴對方如何識路;而後者一般素質低下,長期形成了沒有禮貌的習慣,不懂得為對方著想,讓他感到厭惡,有時候他明明知道路,也不告訴對方,或是簡單地指一指。
冉亮是一名成功的銷售經理。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個人素質。
幾年前,他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去一家公司應聘。接到麵試通知那天,一縷陽光照亮了他焦急期待的心。他精心梳洗一番,來到公司經理辦公室門前,輕敲兩下門。“是經理先生嗎?”
屋裏傳出了應答聲。
思 兔 在 線 閱 讀
冉亮滿心喜悅推門而入,有禮貌地問候:“你好,經理先生,我是應聘者冉亮。”
可經理表情有些冷淡,要求他再敲一次門,冉亮有些疑惑,但他並未多想,輕輕關上門,重新敲了兩下,然後推門進來。經理卻說這次沒有第一次好,示意他再來一次。
如此反反複複,當他第十次退出時,內心的歡欣和憧憬早已消失殆盡,這哪是招聘麵試呀,分明是刁難戲弄。他很想生氣地轉身離開,可又不甘心,他想知道經理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於是,他抱著最後一次希望,耐心地第十一次去敲門。結果,叩開了一扇成功之門。
原來,公司打算招聘一名市場調查員,而一名優秀的市場調查員,不僅要具備良好學識素質,更要有耐心和修養。這十一次敲門和等候就是考冉亮品行素質的考題。
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增加自己的交際能力。一般來說,年輕人要注意的修養,主要表現在道德修養、文明修養以及文化修養、藝術修養上。
第二部分 第3章 20幾歲必要的禮儀訓練(7)
道德修養。有德才會有禮,缺德必定無禮,倫理是禮儀的基礎。現實生活中,為人虛偽、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唯我獨尊、嫉妒心強、苛求於人、驕傲自滿的人,對別人不可能誠心誠意、以禮相待。因此,隻有努力提高倫理修養,不斷地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至善的理想境界,才能使人的禮儀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
文明修養。一個人的文明修養主要表現在服飾衣著和言談舉止兩個方麵。一個人的服飾衣著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衣著。比如,有客人來訪,穿著睡衣接待,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應當衣著整齊地待客。服飾衣著要與環境場合相適應,正式的場合要穿莊重的衣服。乘車時,要讓地位高、年齡大的先上,下車時,自己先下來給他們開門;同熟人見麵時,要主動打招呼,別人同你打招呼,應立即回應;同他人談話時,要注意用詞,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話等等。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一個人的禮貌程度,人們總是願意同彬彬有禮的人進行交往,不願同不懂禮貌的人打交道。
文化修養。有修養的人大都懂科學、有文化。他們思考問題周密,分析問題透徹,處理問題有方,而且反應敏捷,語言流暢,自信穩重,在社會交往中具有吸引力,讓人感到知識上獲益匪淺,身心上愉快舒暢。相反,文化修養較低的人,缺乏自信,給人以木訥、呆滯或狂妄、淺薄的印象。因此,隻有自覺地提高文化修養水平,增加社交的“底氣”,才能使自己在社交場上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瀟灑自如。
藝術修養。藝術作品蘊藏著豐厚的文化藝術內涵,更凝聚著藝術家的思想、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因此,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必然會受到精神的陶冶,同時也受到藝術家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麵的影響,傾心於藝術作品所描繪的美的境界之中,獲得審美的陶醉和感情的升華。思想得到了啟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習慣就會培養起來。因此,要有意識盡可能多地接觸內容健康、情趣高雅、藝術性強的藝術作品,如文學作品、音樂、書法、舞蹈、雕塑等,它對我們提高禮儀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一分鍾講,十分鍾聽
一個小夥子和他的銷售經理共進晚餐。
每次那個漂亮的女招待經過他們身旁時,經理的視線就會一直追隨著她,直到看不到為止,然後轉過頭來問他:“你剛才說了什麼?”
一句話,這個小夥子要重複兩三遍。本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