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影響,以及1949年2月作為GHQ經濟顧問來日的約瑟夫·道奇(Joseph Dodge)提出的緊縮經濟的意見。

道奇認為當時日本政府在搞的所謂“傾斜經濟”其實隻是“高蹺經濟”,一根高蹺是美援,另一根高蹺是補助金,這種不穩定的高蹺是一定要栽跟鬥的,再說美國也當不起日本的高蹺,所以日本一定要緊縮經濟。而緊縮經濟的結果就是大量的裁減人員,結果失業率大增,引起社會動蕩是很自然的結果。道奇所進行的經濟調整到底是對是錯現在已經無法驗證,因為道奇所引起的“道奇不況”被不久後就爆發的韓戰弄沒了。

但是經過了這段時間所發生的這些事件的日本經營者們卻很重視這些勞動爭議,他們並不因為韓戰所帶來的戰爭景氣使得勞動爭議暫時減少或消失了而消除了警戒,他們想找出一條所謂“勞資協調”的路線出來。很湊巧,最早開始摸索這種方法的東芝電氣社長石阪泰三原來也是高文組的。

1911年東京帝大法科畢業的石阪泰三是遞信省的高文組,後來被第一生命保險挖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發了戰爭財,很賺了一票,那時民間公司的待遇很好,所以帝大畢業直接去企業或者高級文官下海的都不少,石阪泰三也是其中之一,他後來做到第一生命保險的社長。麥克阿瑟來了,征用了第一生命保險的辦公樓,他的辦公室也就成了麥克阿瑟的辦公室,現在成列在那兒的“麥帥坐過的椅子”實際上是原來是石阪泰三坐的。

戰後吉田茂想請他入閣擔任藏相,但石阪去了東芝電氣,在處理完東芝爭議之後,石阪主導在日本企業中導入了一條在處理勞資爭議時搞“勞資協調”的路線。

在當時的日本,這條聽起來有點古怪的路線有其成立的根據。原來日本政府視勞工運動為洪水猛獸,1919年10月10日,內務大臣床次竹二郎請一幫“博徒”吃飯,讓他們幫忙鎮壓勞工運動。“博徒”的意思是賭徒,日本文化中視賭博為大惡,賭徒為最無可救藥的社會渣滓,明治政府也把賭博活動看作除反政府活動之外最嚴重的治安問題,立有專門的法律《賭博犯處分規則》來取締賭博行為,請賭徒來幫忙鎮壓勞工運動,說明在政府眼裏勞工運動是如何恐怖了。

這群幫政府忙鎮壓過勞工運動的賭徒就是現在山口組下麵的指定暴力團“大日本國粹會”的開山祖師爺們。

但是到了戰後這種情況起了變化,不僅是被特高警察請去喝過茶的首相吉田茂本來就對動不動鎮壓不感興趣,還因為企業經營者也起了變化。在戰前和戰中革新官僚搞統製經濟,要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這時候大企業的經營者們就已經和財閥家族沒有了關係,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本企業出身的人,說穿了也是打工仔,隻不過是高級打工仔,更不要說占領軍主持的財閥解體又把財閥家族最後從企業中趕了出去。所以現在的經營者們和原來的財閥家族不一樣,和要求改善勞動條件的那些勞工們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本身就有一起坐下來談判的基礎。

還有一點是日本的工會組織很古怪,和一般發達國家的工會都是按照行業甚至跨行業來組織不一樣,日本的工會都是按企業來組織的,一開始並沒有跨企業的工會組織。這種方式的由來居然也還是那些高文組在戰時搞的統製經濟的副產品。1938年內務省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出了在企業內部組織“產業報國會”的構想,所謂“產業報國會”就是勞資雙方坐在一起談話,想法提高福利,增進工人的勞動熱情,當時一半以上的企業都有這種組織,現在石阪提議將原來就存在的這個組織來代替工會。這個設想得到了廣泛的支持,這樣企業工會就隻能成為一個企業命運的共同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