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就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的官僚們才能采取了這樣一條勒緊褲帶搞工業而不是先解決肚子問題的政策。但這個傾斜經濟政策在美國人看來是半瘋狂的,所以被麥克阿瑟請來的經濟顧問約瑟夫·道奇所極力反對。道奇的休克療法帶來了很嚴重的後果,但就在這個時候爆發了朝鮮戰爭,日本製造業接到了大量的訂單,而已經由於傾斜經濟政策而恢複過來了的日本製造業也有能力消化這些訂單,這樣才產生了朝鮮戰爭效應。如果沒有前麵的傾斜經濟,朝鮮戰爭可能和日本製造業無關,因為日本製造業可能在朝鮮戰爭之前就已經壽終正寢了。
從結果來看他們做的非常正確,因為由於韓戰而產生的“戰爭特需”正好出現在日本工業生產能力已經初步恢複過來的時候,這就使得日本完全醫治了戰爭創傷。否則即使出現了戰爭特需,被B-29戰略轟炸機上扔下來的航空炸彈和凝固汽油彈破壞得成了一片廢墟的工廠也無法製造出美軍所需要的彈藥、鐵絲網、卡車、輪胎、通訊設備、煤炭和纖維產品,也無法為美軍提供軍械維修服務。
有時候比“幹了什麼?”更加重要的問題是“沒幹什麼?”,日本在實行財閥解體的時候,除了所牽涉到的企業數目很少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沒有一家銀行。現在日本的企業集團都以銀行為中心,這個在世界上也很少見的現象也是大藏省官僚們的安排。
本來在自由主義經濟中,銀行的重要性不應該那麼大,因為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的方式直接從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這種方式叫做“直接金融”。1931年日本企業資金來源的86%以上是通過這種方式籌集的,而銀行融資的方式隻占14%。
但在那些革新官僚們看來,直接金融的方式是效率很低的方式,首先規模在不斷擴大的戰爭要求生產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而貧乏的日本資金市場可能無法滿足企業對資金的要求,其次是發行股票也好,企業債券也好,都有一個分紅和利息的問題。本身就緊張的資金不應該再以分給股東的形式流向個人,而以利息的形式流向銀行就不同了。這樣在官僚們以限製股權分紅和企業債券利息等手段來限製企業自己直接籌集資金之後,到1945年企業所需資金的93%以上是從銀行來的融資。
大藏省官僚們不但以這種方式改變了日本資金市場的麵貌使之高效率,而且為了效率更高,對市場上銀行的數量也進行了調整。根據大藏省“一縣一行”的構想,日本銀行的總數從1926年的1492家降到了1945年的61家。如果不計算第二地方銀行和信托銀行,日本銀行的總數現在是70家,這個數目幾乎沒有變化。
日本的官僚們就是這樣依靠麥克阿瑟的刺刀和自己製造出來的通貨膨脹,從戰敗一開始就著手在廢墟上打下了一個比較公平的社會基礎,有了這個社會基礎,日本才實現了以後的沒有擴大貧富差別的經濟增長。
の本の作の品の由の思の兔の網の提の供の線の上の閱の讀の
四十三.打著紅旗反紅旗
日本官僚們一直是在心無旁騖熱火朝天地搞國家資本主義,但他們真正獲得了成功是卻在本來應該是推行自由資本主義的美國人的占領和庇護之下,這是一個很大的諷刺。在美國人陶醉於他們把一個軍國主義的敵人改造成了自由世界對抗蘇聯的一個前線堡壘這一奇跡般的功績的時候,卻很不開心地發現那個國家的經濟體係和自己很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