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以上也可以看到“人事院勸告”中潛伏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保證國家公務員不能利用手上的行政權力為自己濫加工資的同時也使得高級國家公務員這個職業失去了經濟上的誘惑。除了戰後剛開始的幾年之外,日本的經濟始終是上升的趨勢,失業率極低,民間公司的收入很不錯的,而這個“人事院勸告”一來使得國家公務員的工資不處在最高水平,二來使得國家公務員工資的變化滯後於民間企業,這樣在在經濟增長的時候對國家公務員來說是有點不公平的。其後果就是有可能導致公務員來源質量的下降,最優秀的人才會在經濟條件的吸引下去民間企業就職,二來也確實會使得“高薪反腐論”者所主張的“低收入導致官員貪汙”容易發生。-思-兔-在-線-閱-讀-
五十二.下凡問題的種種
而日本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下凡”。
讓這些職業官僚們在離開官衙之後再去民間企業或者行業協會做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幹脆就隻當個顧問什麼的,當然工資不低,但問題不在這個工資上,而在於這些下凡了的大神們並不在這些個位置上幹很久,兩三年就換地方走人了,臨走之前還有一筆豐厚的退職金可拿,這樣隻要換上幾次崗,和在民間企業就職的人之間的工資補差問題也就全部解決了。
應該說為職業官僚們設置這種下凡的機會是很具匠心的。這種做法首先能夠幫助那些職業官僚們解決一個為國效忠的動機和收入較低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使得官僚們能夠安心於收入低於民間企業高管的問題,既可以保證官僚隊伍的穩定,也能最有效地抑製官僚們貪汙的衝動。因為人們在有了能在將來拿到一份合理合法的錢的允諾的時候一般不會去選擇不公不法的錢財。而且那種不公不法一旦敗露將名聲掃地,所有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這也是日本的官僚較少貪汙的一個重要原因。
下凡除了解決官僚在工資收入上的損失之外,還有一個很古怪的現實問題,就是日本的年金製度現在的退休年齡是60歲,但領取年金則要從65歲開始,中間有五年沒有收入。原來的退休年齡是55歲,而那時則要從60歲開始領取年金,也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永遠有五年的差距。總不能在這五年中不吃飯,所以在退休之後實際上還要再做五年,一般人都在原公司繼續做臨時工,可高級公務員因為那條不成文的規矩已經不能在原來的衙門做了,所以也隻能下凡。
所以雖然現在在日本大家都在批判這個官僚下凡製度,似乎這條製度是萬惡之源,但是尋根刨底地看,這條製度在當時還是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的,“官僚下凡”在一直到二十年前不管是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還是都被譽為一條很有效的製度。但是首先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永遠進步的東西,再好的製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變化,更不要說這種“下凡”本身就是一種特權。下凡製度無非是給官僚們一個在退休後使用特權的允諾從而換取官僚們在退休之前不那麼執著地去追求特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