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講來,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為止,退官之後的高級官僚一直是日本政治家的一個重要來源,因此也就不太有政治家和官僚之間的傾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從田中角榮之後,非帝大,原帝大畢業,與官僚素無淵源的首相越來越多。比如說這二十年日本有過20名首相,而在這些首相中,原帝國大學畢業,官僚出身的就隻有宮澤喜一一個人。

一般來說,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高級官僚進軍政界的勢頭就一直在逐漸鈍化,以致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退官後進入政界的事務次官就隻有原農水省的石川弘,國土廳的永田良雄,清水達雄和北海道開發廳的楢崎泰昌這四人,而在本世紀之後至今為止進入政界的就隻有原環境省次官的中川雅治一人。

但是高級官僚進入政界人數的減少並不說明全體國會議員中官僚出身者的大量減少,實際上現在日本眾參兩院中有過官僚經驗的並沒有減少,減少的隻是有過高級官僚經驗的的人。這種趨勢不難理解,無論是什麼組織,隻要沒有嚴格的篩選製度,在經過一定時間之後肯定會變得穩定起來,而這種穩定的標誌就是逐漸成為一個按人情或者血緣關係集結起來的集團,現在日本的國會就是這樣。

日本國會的“世襲議員”是很有名的,甚至到了網絡上的維基百科詞典在介紹日本國會議員的時候還有專門的欄目用來表示該人是否“二世”,實際上日本的國會議員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二世”的概念,三世,四世都是很常見的。向鳩山由紀夫鳩山邦夫兄弟就已經是第四代議員了,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小泉也是第四代了。

在自民黨這種長期執政的“政治老鋪”,世襲的問題尤其嚴重。自民黨最後的麻生內閣整個就是“世襲內閣”,從內閣總理大臣麻生太郎開始十七名閣僚中,居然有十四名世襲議員,被人譽為“世襲內閣”或者“小開內閣”。

這樣的構造就使得外人無法進入這個集團,雖然國會不斷會因為議員的退休或者故去而產生空缺,但填補這種空缺的往往是他們的子女,比如2000年小淵惠三在首相任上突然亡故,很自然地就在其子女之中尋找接班人,出於大眾意料之外的僅僅是最後由其女小淵優子接班而不是兒子小淵剛罷了,至於小泉純一郎退休時則明言由兒子小泉進次郎接班。

五十七.議員的素質

日本的官僚體係在製度上或是執行上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個體係實現了選拔的公正。在日本要成為官僚就必須經過特殊程序的選拔,這種選拔程序和血緣家世毫無關係,所要求的僅僅是本人的素質。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官僚隊伍中的絕大多數就是精英,而另一方麵選舉本身並無法保證被選出的政治家的素質,這樣就使得政治家和精英沒有任何必然的聯係,甚至在某些場合下所謂民選的政治家幾乎就是垃圾,起碼就日本的政治家而言不會缺少這種例子。

比如一次一位自民黨眾議員在接受電視裏記者采訪時慷慨陳詞要求采取措施製裁北朝鮮使其早日釋放被綁架的日本公民,本來要求國會采取一個什麼行動是議員的自由,也就是議員的工作,但這位議員大人的製裁理由實在過於有趣。

據這位議員大人說,北朝鮮領導人十分喜歡吃東京某家店鋪裏的糯米粉團子,如果日本對北朝鮮實行經濟製裁,北朝鮮領導人就再也吃不到這種糯米團了,那樣北朝鮮就肯定會釋放日本公民以換取繼續吃糯米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