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式的管理(1)(1 / 1)

“資本家”式的管理---管理入門(2)---走向職業化

公司不能從市場上得到回報,壓力隨之便不斷地加大。內部的矛盾也開始顯現,親情是無法從根本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總經理和張雲峰之間的信任,也出現裂痕。雙方在資金的使用等問題上,出現原則性分歧。

1995年8月,張雲峰總裁決定撤銷總經理的職務,請來他中學的同學,某著名IT公司在深圳的副總經理柳誌雄出任惠州的集團公司總經理。當時,那家IT公司正遭遇由於計算機芯片大幅降價而帶來的巨額虧損的災難。

柳誌雄過來,對於前任總經理以及跟隨她過來的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尤其是對前任總經理個人。不僅因為這支骨幹隊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才加入我們公司的,而且中投保高額的貸款也是她爭取到的。這裏麵有太多的她個人的信譽和感情,曾經寄予了她自己後半生的理想。

柳誌雄從深圳的公司帶來了幾個高層生產管理人員,公司麵臨巨大的震蕩,議論和傳言四起。柳誌雄和原來主要的管理人員分別談話;管理層的工資也做了上調;公司管理的風格變得與以前大相徑庭。明顯地體現出紀律,規範,賞罰分明等剛性的特征。

管理層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因為工資的上漲而對柳誌雄有什麼感激之情。兩撥人之間的不信任看不出改進的跡象。特別是生產管理的人員,原有的人和新來的人存在必然的衝突。當時,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柳誌雄“香港式”的“老板”管理方式。這種管理,與大多數人的信念和習慣相去甚遠,大家不自覺地將其與“資本家”、“剝削”、“壓榨”等這些我們曾經從書本上學到的,隻有存在於罪惡的資本主義製度下的概念聯係在了一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