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晉、張誠之後,又陸續有不少西方科學家來到清宮。他們最大的成績,莫過於促使康熙創建了被他們稱為“中國科學院”的蒙養齋算學館和促使康熙實施了中國地理大測繪這一偉大創舉。
康熙組織的這次地理大測繪,對世界地理學的貢獻不容低估。法國科學家們也因此而有機會到中國各地考查,在其他方麵的收獲也相當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杜德美參加了赴東北的勘測隊。他在長白山見到采參的情況後,把參的性能、產地、采集、保存等等,寫成文字、繪出圖樣寄回法國發表。沒想到4年後,另一位法國科學家參照杜德美有關人參的文章,在加拿大與長白山緯度相近的魁北克一帶,也發現了相似的參。它產於西洋,就有了“西洋參”這個名字。
康熙大帝不論從哪個方麵來看,都是中國曆史上十分優秀的皇帝。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康熙時的大清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庶、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大帝國。那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麵積約1300萬平方公裏。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麵。康熙皇帝是中國自秦始皇以來少有的好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
他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曆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第七部分:傳國玉璽之謎
鐵麵威猛的皇帝雍正(1)
提起康乾盛世,人們都知道,那是清朝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康熙、乾隆這兩位皇帝的豐功偉績也備受讚揚。然而,康乾之間還有一位皇帝雍正,對於這位皇帝,曆來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
雍正全名愛新覺羅·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是清入關後第三代皇帝,共在位13年,廟號世宗。
登基迷霧
康熙號稱“千古一帝”,他8歲登基,在位61年,擒鼇拜、平三藩、收台灣、剿噶爾丹,可以說功成名就,不可一世,然而他在自己的家事麵前卻一籌莫展。臨終之時,連定誰為太子,都懸而未決。康熙生有36個兒子,除了夭折及過繼出去的,還有26個。皇子們都為爭奪太子之位,互相傾軋、明爭暗鬥,私結朋黨。1722年10月康熙到南苑狩獵十幾天後,覺得身體不適。13日病情惡化,當天夜裏69歲的康熙皇帝於北京西郊暢春園駕崩。隨即鑾輿載著康熙遺體,像日常皇帝出巡一樣,連夜送回北京城中大內乾清宮。
次日,由康熙帝臨終前的惟一“顧命大臣”、擔任衛戍京城與皇宮的步軍統領、國舅隆科多傳達康熙遺詔,命皇四子胤禎繼位。同時,皇宮內外采取了一係列非常措施:“諸王非傳令不得進”大內;關閉京城九門六天,等等。到11月20日,胤禎在太和殿登基,受百官朝賀,頒布即位詔書,正式登上皇位寶座。次年改年號為雍正。雍正的突然即位,震動朝野。
關於雍正是如何登上皇帝寶座的,是清宮三大疑案之一,也是說法最多、最複雜的一個疑案。各種傳聞紛紛揚揚,時至今日,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雍正的繼位,有三種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