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1 / 1)

報》變成了一個專與革命為敵的言論機關,孫中山忍無可忍,不得不開始一場猛烈的▽

孫中山在美國除了進行致公堂總注冊以外,也印發了鄒容的《革命軍》一萬一千份。而且,改組了舊金山《大同日報》。

《大同日報》是致公堂所創辦的。總編輯是康有為的學生歐榘甲。歐榘甲前在日本之時,正如梁啟超一樣,和孫中山頗有來往,因此也滿染了革命思想。在來到美國以後,開始為《大同日報》寫稿之時,他仍舊高談反清,主張廣東應該脫離清政府而獨立。康有為寫信申斥他,說他“離經叛道”,要把他“逐出門牆”。他怕了,便一變而為反對革命之人。孫中山到達舊金山。他寫了若幹篇文章,攻擊孫中山,說致公堂尊奉孫中山,是“不智”之舉。黃三德與唐瓊昌等人勸他不可如此,他不肯聽,隻得將他辭退,請孫中山推薦繼任人選。孫中山寫信給馮自由在日本物色,馮自由推薦了劉成禺。

劉成禺原為湖北省的官費留學生,在成城學校學軍事,因讚成革命,而不惜犧牲官費,曾經在癸卯年正月初一,於清廷駐日公使館團拜之時,當著公使蔡鈞的麵,與馬君武先後演說,主張推翻清廷。蔡鈞停止他的官費,不許他留在東京,並且行文湖北官廳,沒收他在武昌的家產。他再接再厲,辦了一個雜誌,叫做《湖北學生界》,繼續宣傳革命。

他在甲辰年春夏之交到了舊金山,就任《大同日報》的總編輯以後,用十分犀利的文筆,轉移美國各地僑胞的思想。同時,他約了在日本的馮自由,與業已在美留學的蔣夢麟、徐甘棠、廖卓庵等人不時替他撰稿。於是,過不了多久,僑胞思想的主流便不再是保皇,而是革命了。

他在未來美國以前,從日本回國辦護照,在上海遇到他的兩湖書院的同學賀之才、史青、魏宸組、胡秉柯。這四人由於在家鄉湖北高談革命,被端方軟硬兼施,強迫去歐洲讀書,這時候來到了上海等船。他們聽到成禺說,要到美國替孫中山辦報,便拜托劉向孫中山致敬。劉說,“孫先生不久也要去歐洲,你們可以在歐洲見到他。”說罷,就寫了一封介紹信,交給他們。

他們到了歐洲。久等孫中山。未來;就聯名寫信給劉,請他代向孫中山促駕。

孫中山在十一月初八離開紐約,啟程赴歐,先到英國。行前,寫了一本英文的小冊子,題為“中國問題之真解決”(The True Solution of the Chinese Question),印了一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