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 “問題”媽媽(6)(1 / 1)

聽著聽著,林克感覺自己的境遇比媽媽當年要強多了,於是會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有時甚至還會突然破涕為笑。女兒在媽媽的撫慰下終於安靜地睡著了。看著女兒刻著淚道的小臉、聽著她在睡夢中時不時的抽泣聲,我常常會控製不住地落淚,眼淚中包含對女兒的心疼和憐愛,還有自責和內疚。

通過上麵編造故事的方法,隻能是權宜之計。為了能夠徹底解決林克的心理問題,我四處谘詢,老師和朋友建議找心理醫生試一試。

我找到了北京研究兒童心理問題很有名的一家機構,得知一個小時的費用是500元。而且,經過不知多少小時之後還不能確定是否達到滿意的效果。高昂的費用和對結果的不確定性讓我最終沒有邁出那一步。

我在心裏暗自下著決心:隻有媽媽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一定要找到問題的症結,替女兒治好心理的創傷。

林克媽媽提示:

1、媽媽在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不能忽視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2、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媽媽應及時分析原因,勇敢地麵對並承擔起責任。

“問題”孩子的背後有個“問題”家長

在教育女兒問題上,我沒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心理感受,總是從自己個人的經曆和感受出發,一次又一次地替女兒做出不恰當的選擇。

上幼兒園前的林克,曾經非常活潑好動,喜歡和小夥伴玩,也很愛動手。但是,自從上了幼兒園以後,林克就漸漸變得不愛動手、自卑、不合群,並最終釀成心理問題。

在剛生下林克時,我曾在心裏這樣描述過對女兒未來的希望:如果女兒將來有朝一日為生活所迫,要以乞討為生,她能夠快快樂樂地去要飯。

我知道,長大後的林克不可能會去要飯,心裏之所以想出這麼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因為我們很重視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希望林克今後無論碰到什麼逆境,都能保持一顆快樂的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