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 “問題”媽媽(7)(1 / 1)

可是,我怎麼也不會想到,女兒偏偏會不快樂,甚至還出現了心理問題。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問題”家長。林克的心理問題,就是我這個當媽的一手造成的。我在林克2至7歲期間的教育問題上,由於“愛女心切”,無意中一連犯下了四個不可饒恕的大錯,讓我至今仍在為此付出代價。我要深深地為之懺悔。

一、第一個錯誤:過早上幼兒園--拔苗助長

林克從小不好好吃飯,長得很瘦小。當時我們想,不如早送幼兒園呢,也許在和小夥伴的競爭中,能讓她改掉不好好吃飯的毛病。而且,幼兒園裏有很多小朋友,林克喜歡和小夥伴玩,在集體生活中一定會更加快樂,有助於日後性格的發展。

當時的林克,似乎已經具備了上幼兒園的一些條件,比如: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具備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外向,愛和同齡孩子一起玩……

於是,我們在林克2歲零一個月時,把她送到了離家幾步之遠的一所幼兒園的蒙班。可是,我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正是這個看似正確的決定,讓幼小的林克在幼兒園裏倍受挫折,為日後的不自信乃至心理問題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林克在幼兒園的蒙班裏,年紀最小,班裏第二小的就是一個三歲的孩子,最大的孩子快6歲,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對嬰幼兒來說,哪怕隻差幾個月,孩子在學習能力和心理品質等方麵,都會存在很大的差距。何況,林克和其他孩子年齡相差這麼懸殊呢?設身處地地替女兒想想,真得難以想象她那顆幼小、脆弱的心每天要忍受多少焦慮和失意。

林克從三歲時,開始不停地眨眼,那種非常頻繁、快速的眨眼。看著女兒像孫悟空似地不停眨眼,我心裏萬分著急。醫生說:這可能是孩子在幼兒園裏感到緊張、焦慮的表現,等適應幼兒園生活後,會漸漸消失的。可是,林克眨眼的習慣一直持續到小學五年級,到現在還偶爾會反複。作為媽媽,我感覺真是對女兒犯下了滔天大罪!

林克從三歲開始,老師就不斷地向我反映她在幼兒園裏的表現:不愛自己動手,老師讓她玩教具時,總是說“我看看就行”、“讓別人玩吧”;上課思想不集中,經常走神;膽小、不自信、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

林克三歲半時,在幼兒園舉行的元旦聯歡會上,我親眼目睹了她在園裏令人焦慮的一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