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頭家總有蟬鳴聲。他遛彎把蟬帶回來的第一天,蟬鳴最厲害,那聲音又密集又有力,不疲倦,不休息。之後,聲音開始越來越弱,三天左右,蟬鳴就消失了。這便是孔老頭再次遛彎的時候。蟬鳴偶爾聽,挺悅耳,又清脆;時間一久,就是聒噪和煩亂了。鄰居們終於忍不住向居委會告狀,說孔老頭擾民。居委會的人來到孔老頭家,左顧右盼地巡視了一番,沒看見蟬,更沒有蟬鳴。孔老頭上了杯茶,客氣地問:“不知道聞不聞得慣中藥味?”——屋子裏備著些中藥,也種著些不知名的盆栽。居委會的人坐了半天也沒說清來意,頗為尷尬,寒暄幾句就匆匆告辭,邊走邊嘟囔:“我就說嘛,早春哪來的知了!”不過這樣一來,事情更傳開了,整個城南都知道有位四季都能養蟬的老中醫孔先生,也就不乏慕名而來的人。
這天,有個自稱小劉的年輕人拜訪孔老頭。
小劉開門見山:“孔老先生,晚輩姓劉,能否借蟬翳葉一用?”
孔老頭皺皺眉:“什麼蟬翳葉?”
小劉便陳述了一番,表明來意。原來古時有傳說,蟬躲藏的地方,上麵往往有一片葉子遮蔽著,螳螂之類的天敵看不見它,就不能傷害它了。這片葉子就叫“蟬翳葉”。孔老頭家的蟬忽然消失,也聽不見蟬鳴,讓居委會的人撲了個空,就是因為蟬翳葉的作用。如果有人取得蟬翳葉,就能隱身。
原來小劉是一家私企的員工,他們公司產值一年比一年低,工資一個月比一個月少,他懷疑是會計在其中搞鬼。他借蟬翳葉就是想用這種能力來查查這事。
孔老頭聽完,眉頭舒展了,說:“說得不錯。你既然知道這蟬翳葉,也算是與我有緣,況且你要做的是正義之事。我可以給你一片。”
小劉連忙道謝:“多謝孔老先生出手相助,晚輩用完一定原物奉還。”
孔老頭走到客廳角落一個盆栽旁,手裏拿著一塊黑布。他用黑布包住一片葉子,輕輕一折,葉子被折了下來。他遞給年輕人,說:“倒不用還。你用的時候把黑布打開,拿葉子遮住雙眼。這葉子的葉肉飽滿,夠用兩個小時,超過時限便自己消失了,你也會現出身形。”
小劉雙手接過葉子,道謝後便離開了。
當天下午,電視新聞播報說午後三點左右,城南一家銀行失竊,損失慘重。奇怪的是,監控錄像裏看不出絲毫異樣。
孔老頭看著電視歎了口氣:“又一個。”
第二天,診所關張一天。孔老頭一早又出門遛彎了,直到晚上才回家。籠子裏依舊傳出響亮的蟬鳴。孔老頭回來時正趕上晚間新聞,說銀行丟失的現金又一分不少地“回來”了。
孔老頭遛彎後這幾天,家裏又是陣陣蟬鳴。三天後,聲音漸漸減弱。孔老頭提著籠子走到客廳角落的盆栽旁,不知對葉子還是對籠子,說:“葉蔽蟬,蟬養葉。心不正,人化蟬。誰讓你心術不正呢!”
說完將籠子打開,一隻蟬被倒在了盆栽裏。撲騰了幾下,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鳴了幾聲,聲音漸漸由響亮變為低沉,最後竟是呻[yín]。
蟬慢慢陷入泥土,蟬鳴隨之消失。
食客物語
歡喜霸王臉
文/周浩暉
“初打春雷第一聲,雨後春筍玉淋淋。買來配燒花豬頭,不問廚娘問老僧。”
我不是一個喜愛詩詞歌賦的人,我能記住揚州八怪之一羅聘寫的這首七絕,完全是因為美味的燒豬頭。
淮揚傳統“三頭宴”的第一款大菜就是“扒燒整豬頭”。這道菜相傳是清代法海寺的僧人所創。最初做的並不是整豬頭,用的烹飪器具也很特別。當時的僧人將豬頭肉切成像“東坡肉”那樣一寸見方的肉塊,塞進未曾用過的尿壺裏,加進各種佐料和適量的水,用木塞將壺口塞緊,然後用鐵絲將尿壺吊在點燃的蠟燭上慢慢燜製。這樣一來,即使有人看見,也會以為他們是在烤去尿壺中的騷味,決不會想到竟然是在烹製美味的豬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