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幸福的白天鵝
窗外美景無限,但安徒生卻感覺興致全無。在他眼中,碧藍的海水讓他感覺冰冷,明澈的天空讓他感覺灰暗。他努力讓自己遠離這種心境,不受這種心境左右,他讓自己沉浸到無限的藝術遐想中。
在意大利旅遊時,那兒的風光和人民的生活使他著迷,他非常懷念這個美麗的地方。一個新的構思輪廓逐漸清晰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他決定要把意大利優美如畫的風景、普通百姓的習俗、高貴華麗的建築等,都在作品中進行真實再現;同時,安徒生還決定將自己早年的生活經曆和成長感受也融入到這部作品中。聯想到他早年的生活和一些人物,他激動不已。他小時候在歐登塞觀看《多瑙河的婦女》這出劇時,對女主角——一位著名歌唱家的精彩表演印象特別深刻。可歎的是,她卻在一個供可憐的寡婦居住的濟貧院度她的餘生。安徒生再次見到她時,歌唱家穿一件黑色的破爛絲袍,滿臉皺紋,讓安徒生驚駭不已。在旅遊期間,安徒生在那不勒斯聽了一場著名歌唱家馬利布蘭的精彩演出,她的歌聲優美感人,卓爾不群。兩個人物交相疊印,讓安徒生對人生產生了無限的慨歎。他以意大利作為背景,把這兩個人物作為小說的模特兒糅合在一起,開始了這部小說的創作。這部作品有安徒生本人的影子,奇異別致。安徒生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加入了許多他在意大利旅行時的見聞,比如有著驚人美貌的盲姑娘、黑眼睛的歌女等。
安徒生將這部作品取名為《即興詩人》,取這個名字,有點幽默調侃的意味。這是因為海伯格曾稱安徒生為“即興詩人”。這本是一句批評性質的話。海伯格認為安徒生的靈感如潮,來得快,但因此不加嚴格推敲,通俗有餘,精致不足,因而借這個稱呼來諷刺安徒生的劇作的不成熟和淺薄。安徒生當時就很幽默地用了這句話作他的小說的標題,這說明安徒生對待壓力的輕鬆心態。
1835年,《即興詩人》出版了,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書出來以後,很快銷售一空。但出乎意料的是,評論界驚人地默契:批評家們對它保持沉默不語,報紙對這本書視而不見。過了些日子,《星期日時報》終於發表了詩人卡爾·巴蓋爾的一篇短文。文章的開頭寫道:
“我很久以前預言過:詩人安徒生寫得不如以前好了,他已筋疲力盡了。在某些社會上流人士中,也許恰恰是詩人初次露麵的時候就受到寵愛,而且幾乎被當作偶像來崇拜的地步,人們到處提到他。然而現在,他並沒有筋疲力盡,相反地,如今他已大搖大擺登上以往他所全然不知的地位,憑著《即興詩人》,在他麵前已展現了一幅非常燦爛的前景。”
當然,其中摻雜更多的是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吹毛求疵的人不時跳出來。有一位傲慢的詩人當眾挑剔書中的拚寫錯誤,即使那是個不值一提的問題。當時國內最為文化精英所看重的刊物《文學月評》,對這部廣受好評的作品置若罔聞,而對其他小論文或不知名的戲劇,卻慷慨得很,大都給了一席之地。一直到1837年,《文學月評》上才發表了一篇對《即興詩人》充滿了惡意批評的評論。
但是,在國外,這部小說卻聲譽鵲起。首先德國傳來了好消息:這部小說在那裏大受歡迎,出版商的收入在不斷增加。
丹麥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豪克,過去認為安徒生是一個被寵壞了的任性的幸運兒,讀了《即興詩人》以後,他給安徒生寫了封信,並伸出了和解之手,使安徒生特別感動。豪克還專門寫了一篇論述作為詩人的安徒生的論文,把安徒生擺在了與眾不同的光榮地位上。從此,他們成了至交。
英國和瑞典評論界對這部作品作了高度讚賞,英國的一篇評論文章甚至認為“這本書在小說界的地位等於《恰爾德·哈羅德》在詩歌上的地位。”當然安徒生認為這是過譽了,他受之有愧。
在北美國家,《即興詩人》出現了幾種英文譯本。瑞典文譯本在1844年出版,緊接著,在聖彼得堡出版了俄文譯本。1847年,法文譯本出版,獲得廣泛讚譽。德國也有了七八種不同的譯本,其中有的譯本多次再版。
安徒生以後在他的自傳《我的一生的童話》中,談到丹麥的評論界,深有感觸地說道:“……可以這麼說,最熱忱的褒獎是來自國外,這使我興致勃勃。如果我才是丹麥真正的詩人,那麼國內誰也沒有注意培養我。當人們常常在溫室裏細心修整他們認為可能多少有點價值的小葉片時,有誰照料過我?人人都千方百計地阻止我成長,但是上帝希望我這樣發展下去,所以他從國外送來了陽光,使我寫的東西找到了出路。”
安徒生感到,讀者的熱情,給了他強大的力量,有了讀者作強有力的後盾,他足以麵對最苛刻的責難了。他感到,即使在國內,他也有廣泛的基礎,他已經羽翼豐滿,可以一展宏圖。《即興詩人》如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所有的陰霾,讓一度沉寂的安徒生徹底複活了。
安徒生有過沮喪,但更多的是充滿感謝,他感謝支持他的人,也感謝批評他的人。這一切,都給了他源源不斷的養分,讓他茁壯成長。
純潔、天真的安徒生,天生具有童話的氣質,始終保持一顆美好的童心。在寫完《即興詩人》之後,他找準了他的方向,對寫童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童話契合了他的氣質,給了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在童話的世界裏,他可以天馬行空,盡情揮灑。1835年5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童話集《給孩子們的童話》,這個集子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等4篇,全書隻有61頁。
在這部作品中,安徒生繼承了民間文學的豐富傳統,又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寶藏,以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創作了短小精悍、生動有趣、富於哲理的童話。今天,在我們現在看來,不論是《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還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都是安徒生童話創作中的經典作品,閃爍著不朽的文學光輝。通過這幾篇童話,我們可以看到,安徒生以鮮活的個性化語言和寫作風格,點石成金,使這些童話完全脫離了民間故事的味道,而成為有著新意境、新思想的童話作品,開創了童話寫作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