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第一輯創造月亮(7)(1 / 3)

他讓我們每個小組的兩個人背靠背坐好,給其中的一個人發了一張白紙和一支筆,另一個人發了一張折疊著的紙。他說:“我下令之後,請把那張折疊著的紙打開,然後開始向你的合作夥伴描述那上麵有著怎樣的幾何圖形;另一個人則要盡可能地按照夥伴的描述準確地畫出那個圖形——聽清楚了?開始!”

我的角色是“描述者”。我打開了那張折疊著的紙,發現上麵是一堆互相套疊著的圓形、矩形、三角形。我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給我的夥伴聽,可她似乎怎麼也建立不起一個清晰的空間概念。她不停地詢問,我不停地變換描述的角度。別的組的情況似乎也強不到哪裏去,整個教室頓時陷入一片焦急的解說和煩躁的詢問當中。

時間到。

我們被要求將兩張紙一同攤到桌麵上。結果,大家全都無奈地笑了。史蒂夫巡視了一遍,最後,他舉著我們那一組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大家笑翻了,一致認為是:“猴吃麻花——滿擰!”

史蒂夫讓我的夥伴說說怎麼會異想天開地把圖形畫成了這麼一個樣子。她眉頭緊鎖地說:“兩個原因吧,一是太吵太亂,二是她說得不太清楚。”

史蒂夫微笑著點頭。他讓我們重新背靠背坐好,互換角色,開始新一輪遊戲。

上帝!這次的圖形更複雜。我試圖努力按照夥伴的描述去畫,但卻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出那些大三角、小三角跟矩形與圓形究竟是個怎樣的關係。很快,我們陷入了上一輪的無序狀態……作品又被攤到了桌子上。這一回,我們誰都沒有指責誰,似乎彼此扯平了。大家平靜地笑著,等待著史蒂夫的點評。

史蒂夫說:“通過這個遊戲,我們可以悟出許多道理。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們和人談話的機會會很多,而充當一個積極的傾聽者是對一個管理者的最基本的素質要求。另外,和人談話,不能隻靠聲音,這樣會影響談話效果,要用上眼神以及必要的肢體語言。談話時要努力尋求那些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信息;談話要用鼓勵的語調,而不能是命令式的;不要太大聲,太大聲會給對方帶來過重的心理負擔。此外,從這個遊戲中你們是不是還想到了‘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呢?在第一輪遊戲結束的時候,你們可能覺得最終那個不如人意的結果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扮演的角色,但是,當你們結束了第二輪遊戲的時候,你們已經不再抱有這樣的錯誤想法了——我說的沒有錯吧?”

第三個遊戲擺撲克牌史蒂夫把我們分成三組,每組四個人,發一副撲克牌。

照例地,他先講遊戲規則。他說:“現在請先把‘大王’、‘小王’剔出去,開始洗牌。待會兒,我給每組發一張紙,請你們分別按照上麵‘黑、紅、花、片’的數字順序擺好手中的那副撲克牌,完成之後舉手報告——聽清楚了?開始吧!”

我開始暗暗叫苦——顯然,我們組把牌洗得太“幹淨”了!早知如此,草草洗洗,多便於分揀啊!

我們開始按照那紙上的要求,先擺“紅桃”,十三張牌,擺放順序根本無章可循。其餘的三個花色也是一樣亂。終於擺放好了,卻落了個倒數第一。

好在還有第二輪。

第二輪比賽開始之前,史蒂夫先讓奪得第一名的小組介紹經驗。他們說:“我們先把四種花色的牌粗分到四個人手裏,然後各負其責,擺好自己的那部分,最後組合起來,就成了。”

接下來,史蒂夫又讓我們說說教訓。我們說:“我們缺少了‘粗分’的環節,結果打了亂仗。”

史蒂夫滿意地衝著我們微笑,宣布第二輪比賽開始。

照樣是先洗牌。這下各組都學精了,都慢吞吞地洗,有個組甚至開始做小動作了——把同一花色的牌往一起插放。

史蒂夫狡黠地一笑,說:“現在請交換一下你們手中的牌。”

大家一聽,迅猛地洗起牌來。

這次我們不但借鑒了別人成功的經驗,而且又有了創新,我們在粗分階段指定一個人來發牌,另外三個人擺好了之後一起來幫發牌的人擺。這下大大提高了效率。我們奪得了第一。

照樣是總結經驗、教訓,然後開始最後一輪比賽。

這一輪的第一名依然是我們小組。

史蒂夫真誠地向我們祝賀,並聲稱要給我們小組發獎。我們激動萬分地領到了今生不可能再得到的獨特獎品——三張“大王”和三張“小王”的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