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第四輯牡丹花水(1)(3 / 3)

一想到你當年就是用這樣的調子說著“六藝”,我心裏充溢著親切的感動。

路過一間小店,店名居然就叫“不知”。——唔,這顯然是從你跟子路那段著名的對話中借過來的。於是,陡然生出對這間小店的好感,走進去,向所有貨物投去溫柔的目光。

邂逅一個宣傳牌,上麵印有你說的話,居然就是我第一次走上講台寫的第一行板書呢!——我聆聽著你,又讓孩子們通過聆聽我而聆聽你。那金石般的遺響,穿過曆史的煙塵,直抵我的耳鼓。心空回響著那些敦厚澄澈的語言的時候,乾坤明淨,江河屏息,浮躁的靈魂遁入一個溫暖的巢窠,被撫慰的溫煦與被點化的洞明登時讓愚蒙的生命變得鮮亮起來、穎慧起來。

好滄桑遒勁的兩行古柏啊!我選了最壯碩的一棵,張開雙臂去摟抱它,竟然抱不過來呢!一對情侶見我徒勞地欲要擁樹入懷,熱心地跑過來,與我合抱了那棵側柏。——你讓走向你的陌路人彼此感到親近熱絡。

過了那一道暗紅色的拱門,萬樹入眼。那些落葉的、不落葉的“異樹”雍容偉岸地站立著,站成一道道兼具哲思與詩韻的大美風景。

好風吹向我。走在落葉厚厚的黃毯上,默誦著你不朽的教誨,內心擠滿了難以言表的歡悅。俯身揀起一枚漂亮的柘樹葉子,想,若是將它製成書簽,夾在案頭那部《論語》中,該多麼惹人陶醉呀!

擎著那片葉子,繞過“子貢手植楷”,拜謁“沂國述聖公墓”和“泗水侯墓”,你的墓就在眼前了。

這麼樸素,這掩映在樹木中的被青黃的草兒覆蓋著的一個土丘啊!——唔,就是“丘”了。你生於“尼丘”,取名為“丘”,死後歸“丘”。你的形象高過了世間那麼多的高山,你被後世那麼多的人仰止,卻隻肯稱“丘”——你是一個多麼謙卑的人!

你的靈魂,依然安棲在這裏嗎?

我是一名教師,忐忑地將自己看成是你千載而下的同行。我喜歡你和你弟子之間建立起來的典雅而親近的關係。你幾乎什麼都可以跟你親愛的弟子們談論:大到君子之德,小到鳥獸草木之名。真喜歡你的聖心俗好——在春天的大好時光裏,約幾個像春天般生動鮮潤的青少年,一起到沂水裏洗個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唱著歌兒回家……在太多的學校裏,我聽見太多的學生在齊聲背誦著“子曰……”,你豐沛的思想浸潤著一茬又一茬“求德若渴”的心靈。

就在幾天前,在杭州C中學你的塑像前,我驚訝到發現了一個大紅蘋果!我問校長:“這是誰獻的呢?”校長搔搔頭,笑著說:“可能是學生,也可能是老師——老師的‘嫌疑’大些吧。”——無端地,竟特別喜歡他這種缺乏依據的猜度。真的,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們,早就把你視作了一門宗教。我們的虔敬之心,是怎麼表達都不為過的呀!

給迷途者一個方向讓他飛翔,給饑謹者一席珍饈讓他宴享。你慷慨地開掘出了一眼智慧泉,任甘冽的泉水汩汩噴湧,千秋萬代,滋潤眾生。

揮別的時候,我將那片一直擎在手中的柘樹葉鄭重地歸還了“至聖林”——我不忍獨享了它,我不能獨享了它。它若有知,定然切望留在這“萬樹成蔭,烏鴉不棲;百草叢生,絕無蛇跡”的神異土地,直至成泥,成塵,成煙。

就讓我帶走你林間的一縷清風吧——日日拂我之濁心,夜夜拂我之俗念,在寒冬裏給我以春天的氣息,在迷惘中給我以熱切的召喚,讓我“不憂不懼”地在天地之間從容行走,走出一個亦豐亦簡的不乏光澤的人生……

第5節一種值得擁有自己節日的樹

這是一個讓我無限喜愛的節日——“中國新疆國際胡楊節”。

從活動拉開序幕那天起,我就以給自己過節般的心情在數千裏之外熱切地關注著這件事。在網上,我跟著那些中外攝影記者走,庫爾勒、尉犁、輪台、庫東、沙雅……我張大驚異的目光,看在天地之間悲愴地挺立著的胡楊,看它被苦難雕鑿的身影,看它捧給塵世的金子般的葉片。

是誰,在一個怎樣的時刻,想出了這麼美妙的一個主張?當那人用激動的語調說出“咱該給胡楊樹設立個節日”的時候,熱烈響應的人一定很多吧?——是啊,胡楊,它是一種值得擁有自己節日的樹!

據說,聖經中懸掛豎琴的那棵樹就是胡楊。維吾爾人將胡楊稱作“托克拉克”,意思是“最美麗的樹”。在我看來,胡楊的美,在於它動用整整一生的力量演唱了一曲生命壯歌。

誰能想到,被稱作“世界幹極”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在兩千八百萬年前曾是地中海的海灘。也就是說,胡楊的祖先,曾被海風吹拂。海水走了,太多的生命也跟著走了。胡楊卻選擇了留下,獨自在沙漠中站成了一種“英雄樹”。

死神的影子在沙漠飄忽。在失去了一萬種活著的理由之後,胡楊,用第一萬零一個理由頑強地活著。

一棵成年雌胡楊可以孕育上億顆種子,每顆種子的重量隻有萬分之一克。我曾在電視畫麵上看過那柳絮樣的種子在沙漠中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