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
精彩的開端曾讓它成為僅次於盤龍雲海的熱銷產品,尤其是在廣東地區有過可喜成就。但是這種源於消費者“嚐鮮”而產生的短暫成功似乎就讓一品堂浮躁起來,之後都難見有效的跟進步驟。看看平麵廣告語:排毒新動力,美顏新主張。這兩個“新”究竟應該如何解釋?能否就可以取代人們心中的“舊”呢?沒有實際的內容,再多“新”字的堆砌也是毫無意義。再看看電視廣告:一位嬌羞女子做作地拿著電話說“我要……”,然後她胖胖的憨厚的老公在電話裏忙不迭地說:“知道,就要蘆薈排毒養顏膠囊……”整套廣告不僅不注重實效,完全脫離了產品功能,還企圖以性幻想為噱頭吸引消費者,根本就是走了歪路,大敗其產品形象。試問,有哪位女性消費者在看完了這套廣告後會願意將自己帶入角色,而購買你的產品呢?由此可見,聯係失誤是會大傷產品元氣的。
而盤龍雲海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並沒有亂了陣腳,仍然是氣定神閑地為自己的產品擴展道路。當它成功將“排毒”推演到了“養顏”之後,又開始適時添加“進補”的概念,說明“排補兼顧”才能真正養顏。尤其要指出的是,這個“補”並不是隨便的飛來一筆,而是可以被產品本身含有的一些中藥成分理性證明的。針對此,盤龍雲海在“層層疊篇”廣告中的講解簡練而精彩:先讓觀眾看到一個歪七扭八的積木形象,說明“簡單排毒健康體係會嚴重失衡”(暗指市場上某些排毒產品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然後再將一個印上了“西洋參、青陽參、小紅參”的紋理清晰的木塊小心地塞入了瀕臨坍塌的“層層疊”,無須多言便表明了其產品“排補兼顧,自然平衡”的特性。
除此以外,盤龍雲海在2007年時更以“自行車篇”廣告傳達“口碑載道”的信息。照樣是擬人化的情景,觀眾看到很多排毒產品騎著自行車奮力向前,車輪上注明了不同的產品的賣點。然而在這場競賽中,有的因“質量”而馬失前蹄,有的又因“療效”而中途慘敗……隻有盤龍雲海的排毒養顏膠囊一路穩當,“連續暢銷12年”。這便是有效地鞏固了“聯係”,使“排毒養顏”這個概念與其產品之間畫上等號,從而得以讓“裏”“外”融為一體。
5.太太與排毒養顏膠囊
第二類保健品是這個行業的“中間派”,它距離食品和藥品的都較遠,不需大費周折讓消費者將其與食品或藥品分開。這個特性決定了第二類保健品隻需強調符合產品本身的特點即可,是相對而言較易成功的類別。
首先因其比藥品副作用小,比食品更有效,所以對消費者而言“裏”的說服力也更容易變強。而因為其特性,人們對“中間派”的心理定型也其實更為清晰。在這樣的條件下,商家勾畫“外”的過程實際類同於一個“升華”的過程——即需精準地拔高產品的實際功效。
在最重要的“聯係”部分,由於是功效的“升華”,此類產品的“裏”同“外”之間的距離並不太遠,一般情況下“聯係”也不需太花力氣。從操作層麵上來講,可通過反複強調,或形象化功能的方式來完成。其最終效果便是使該種產品的“裏”“外”在消費者心中渾然一體,無可分隔,獲得其他產品難以取代的地位。
太太及盤龍雲海的實踐經驗驗證了一個成功的第二類保健品必須“有裏有外有聯係”,三者缺一不可。尤其在聯係部分,不可過分強調“裏”或“外”,一定要將兩者有效結合,令消費者感同身受,嚐試購買。
三、第三類保健品行業本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