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歸
夕陽撒落這野性的荒漠
點點紅日
棕色的沙海上撩起幾縷
翡翠
土著獵人披著黃昏神秘的
藍霧
踏著殘陽餘暉
享受勝利者粗獷的喜悅お
[賞析]
在澳大利亞大沙沙漠,吉普森沙漠和維多利亞沙漠地帶都零星的散布著土著居民,他們不少人靠打獵為生。這首詩用素描手法勾畫出澳洲土著人踏著夕陽餘暉,背著獵槍,扛著獵物,穿越點點泛紅的大漠的一角,又經過幾片略略出現的綠色,黃昏大漠藍紗罩起,獵人充滿收獲的喜悅,正匆匆歸去。お
[注釋]
翡翠:本是寶石,有綠色、藍色或白色中帶綠色斑紋,也有紅色,紫色或無色的。但這裏是指大漠中罕見的綠色。
粗獷:這裏指粗豪、豪放。
烈日下的狂熱
灼陽烤紅的沙漠
幾株喘息的生命
白骨似的臂肢伸向藍空
掙紮著呼喚蒼天
生存
還是死亡お
[賞析]
這是一首澳洲大沙沙漠中罕見綠色呼喚生存的愴然詩篇。渴望生存不僅是人類、動物、植物和任何生物都是一樣。長期酷陽的直射,火辣辣日光的灼烤,紅色的沙海就是烤紅的巨鍋。由於長期沒有雨水,好露水的滋潤也是奢求,幾株矮小的樹幾乎沒有了綠葉,隻剩下烤白的枯枝如同人的臂肢伸向曠空,向蒼天呼喚:是生存,還是死亡,擬人和象征的手法對於詩人來說真是得心應手,在豐富的想象力中垂手可得。お
[注釋]
“生存,還是死亡”:源自莎士比亞悲劇“哈姆雷特”中第三幕第一景:堡中一室中哈姆雷特的台詞“Tobe or not tobe”(是生存,還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