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四周,身穿同樣遊泳衣的人,同樣心神不寧,在沙灘上等候著比賽開始。要說不可:-)
為了改良泳姿,我跟隨過幾位遊泳教練,可未能遇到令我滿意的人。世間遊得好的大有人在,能巧妙地傳授遊法的人卻不多見。這是我的真實感受。教授小說的寫法也很困難(至少我不會),而教授遊法之難似乎不亞於它。並不限於遊泳和小說,運用陳詞濫調、依循陳年老法、教授老生常談的教師雖然不少,但可以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別出心裁的則為數甚少,幾乎沒有。
起初的兩年,為尋覓教練白費了許多工夫。每跟一位新教練,泳姿就被百般擺弄,我的遊法被搞得亂七八糟,最糟糕的時候連遊都不會遊了。自信也喪失殆盡,哪裏還談得上去參加比賽。
事情有所進展,是在我覺得“改造泳姿恐怕沒有指望了”,漸漸失去信心的時候。而幫我找到教練的,是我太太。她從不會遊泳,但是在前去鍛煉的健身館裏,跟從一位年輕的遊泳教練,簡直就像變了個人,很快便學會了遊泳。於是她向我推薦說:“跟著這位老師學學看如何”
教練先看了一番我是如何遊的,又詢問我遊泳的目的何在。“我想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我說道。“那麼,學會了在海裏遊自由式,能遊長距離就行了,是麼”她問道。“是的。短距離的速度我不需要。”我說。“明白啦。目的明確就容易辦。”她又道。
就這樣,一對一的泳姿改造開始了。話雖如此,並不是將我的遊法全麵否定,在一無所有的焦土上重起爐灶。我以為,與從一張白紙的狀態開始,教一個不會遊泳的人相比,改造一個有了一定遊泳能力的人的泳姿,對教師來說難度更高。舍棄業已掌握的不規範泳姿,絕非易事。因此她並不是強行地全麵改造我的泳姿,而是費時費日地一處處為我修正身體細微的運動方式。
此人的教法,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教授教科書式的遊法。比如說,為了讓我學會身體的左右擺動,先從不做左右擺動的遊法教起。自學自由式遊法的人,每每有過分左右搖擺的傾向,反而會導致水的阻力增加,降低遊速,浪費能量,所以要學會不再左右擺動,像一塊平板似的遊。她教的是同遊泳教科書截然相反的東西。當然,這種遊法不可能遊得順暢。我覺得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極其笨拙的遊泳者。然而遵照老師教的那樣執著地去練習,即便采用這種不合理論、極其笨拙的遊法,也能照常遊泳。
於是她開始一點一點地教授身體的左右擺動,很少的一點。就連這,她也不會諄諄告誡說:“這就是身體左右搖擺練習喲!”而隻是傳授一定的身體擺動方式。被教的一方並不清楚這練習的具體意圖,僅僅是按照教練說的,孜孜不倦地運動那個部分。比如一味地練習肩膀的轉法,執拗地反複,一直練到生厭。整整一天隻練了肩膀的轉法,這種情況時常有。這相當地累人,而且無聊。然而時過境遷、回首往日,便會明白:“啊哈,原來如此啊!”將部件全部組裝起來,顯現出了整體,這時方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