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江蘇某公司在青島圍灘工程中與十多條江蘇籍施工船船主簽訂了合同,這些船員為該公司幹了一年多的活,本想著馬上拿到工錢,共計180萬元,原定於10月25日先還款80萬元,11月30日前付清100萬元,公司卻一推再推,船員們生活無著,貸款也要到期了。拿不到工錢的船員們議論紛紛,有些甚至提出要到公司鬧事,有些提出要到南京上訪。
走投無路的船員們聽人說起了不畏權勢、心係船員、為民仗義執言的桂慧樵。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船員們撥通了桂慧樵的電話。桂慧樵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冒著風雪,連夜趕到了青島,當船員們見到這位六十歲上下的老人時,桂慧樵的臉上已經被風吹得泛青,厚厚的棉衣,仍擋不住陣陣寒意。這樣的一次見麵,使得船員們感動不已。船員們招待桂慧樵去酒店吃飯,桂慧樵執意要去小飯館。得知桂慧樵出麵,拖欠工程款的公司老總明早要走,想躲起來,聽說這種情況,桂慧樵連飯都顧不上吃,隻隨便扒了兩口就陪船員趕到公司,當麵要求業主一定想辦法湊些錢。在桂慧樵的來回奔波下,船員們終於拿到了30萬元,時隔不久,剩下的100多萬元也足額付清。一位六十多歲的船員老太太,熱淚盈眶,非要給桂慧樵磕頭。在他再三勸阻下,方才作罷。事後船員張辛環在寫給中國水運報社領導的一封感謝信中,有這樣一段話讓人感動不已——
“早上要出發了,我們幫桂慧樵整理東西,赫然發現床上竟然放著治療儀,桂慧樵腰裏係著治療腰椎的圍帶,他是拖著病殘之軀來為我們奔波的。望著桂慧樵的車漸漸遠去,寒風中我們站了很久,不願意離去。在這三天,我們認識了桂慧樵,一個平凡的人,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腳踏實地的精神,沒有光彩照人的風采,病殘的身軀卻跳動著一顆金子般的滾燙的心,為民請命,為民服務,這是一個記者的天職!我們思索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就是對他的最好寫照嗎?”
討薪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為船員鼓與呼的路上也同樣充滿艱辛。人家不願幹的事,桂慧樵承擔了下來,人家不敢幹的事,桂慧樵挺身而出!
1999年一篇《運河船員呼聲疾》發表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原來,由於利益的驅動,京杭運河沿線一些管理單位或執法部門或以換牌換證、或以缺牌少證等理由向船員收費,給船員帶來沉重的負擔。船員多次找到有關部門反映未果。一封封求助信寄到了桂慧樵手中,得知此事之後,桂慧樵立刻趕赴運河。經過長時間的調查,他發現在船上辦證的除港監、船閘、運管、航道、工商外,還有稅務、保險、礦產及公安等部門。他在船老大節忠海的船上就找到各種證、簿、牌24種之多,況且每辦理一種牌照就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給船員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他接連走訪了江蘇、山東兩省,並重點對山東微山縣公安局湖上分局公安人員毆打微山船閘管理所值班員的惡性案件進行調查取證。
他的走訪並不順利。6月30日,“蘇響水掛01218”輪從皂河裝黃砂經宿遷閘到劉老澗,宿遷水警大隊公安人員查到該輪沒有公安部門頒布發的證、簿、牌,便對其罰款50元,所給票據是“江蘇省宿遷水警大隊”,於是桂慧樵又找有關部門人員詢問為什麼他們同邳州水警大隊罰款憑據不一樣時,遭到一位年約40歲的幹警怒斥:“你不知道就少廢話,不辦證就得罰款!”手裏的票據也被搶去。
桂慧樵並沒有被當地有關部門人員的不合作所嚇倒,他堅持采訪完所有的細節後,將稿件作為內參上報國務院、中紀委及有關部委、有關省負責同誌,並在《中國交通報》、《中國水運報》等媒體發表。文章發表後,時任中紀委駐交通部紀檢組組長劉鍔親自來運河視察,很快,有關部門對有關領導和責任人進行了查處,運河北段重複收費的現象得以遏製。
2006年9月,位於京杭運河蘇魯交界的伊家河,為了各自的利益,雙方發生爭端,山東台兒莊以加強航道管理為由,對船舶實行交通管製,限製吃水1.5米以上的船隻進入伊家河。這樣使江蘇邳州市的花山港口完全處於癱瘓之中,物資積壓,船舶無法進出,給港口生產造成極大的影響。
到了12月8日,台兒莊區防汛辦公室等八個單位又以規範運河水運秩序為由,聯合發出“關於港區綜合治理和運河北堤交通秩序整治的通告”,對運河北堤馬蘭大橋至邳莊鎮趙村段禁止大中型貨運車輛通行。恢複台兒莊大橋西和頓莊大橋東的大中型貨車禁行墩。新設老運河大橋東側、邳莊鎮黃林莊村、石拉子村、趙村等地點大中型貨車禁行墩。以對設在該運河段下遊的邳州富運港、華泰港的進出貨運車輛進行封鎖。同時,邳州市也將出台更嚴厲的措施,來對付台兒莊。
桂慧樵想,有些單位隻考慮自己的部門利益,站在自己行業的角度上發文,缺乏整體利益和全麵通盤考慮,這樣勢必引發新的矛盾問題,造成社會的不和諧。這樣的現象在地方政府和部門之間比比皆是,這樣的局麵不理順,將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部門謀利扯皮,殃及船民。”接到船員的求助電話後,桂慧樵迅速趕到現場了解情況,並來回奔波,組織兩地有關單位召開協調會。通過艱苦耐心細致地做工作,使一觸即發的衝突頓時得到了緩解,幹戈化玉帛。不久前,邳州市航務管理部門的領導打來電話,對桂慧樵表示感謝!
桂慧樵幾乎是時時處處在為社會弱者聲援,在為百姓做好事,我們來看最近《中國水運報》上的幾則電訊——
“協議被解除轉而‘忽悠’船員,記者不懈努力討回公道”
本報訊2007年11月17日,3名船員因受工程變故之苦,在多次與簽訂協議的楊老板討說法無果情況下向本報求助,桂慧樵四處奔波,終於為他們討回公道。11日至15日,這3名船員高高興興拿到了5.5萬元燃油費和被收走的船舶證書。
2007年7月5日,因江蘇南通洋口港人工島工程需要部分配套船隻,浙江舟山華恒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與上海創屹船務有限公司經理楊俊偉(甲方)便與山東籍的張開良和江蘇籍楊尚銀、沈運良等3人(乙方),分別簽訂了洋口港人工島工程270立方的吹填供沙協議。
協議簽訂後,張開良等3名船員按照協議的要求分別將所屬的三艘運沙船調進施工現場。自施工船進場後,楊俊偉既沒有按協議為他們提供運沙的沙源和線路,也不說明不能施工的原因,致使船方遭受較大經濟損失。
不僅如此,甲方還以到有關部門辦理施工手續為由,將乙方三艘施工船的船舶證書拿走,船舶隻能就地停靠。船員們隻能四處尋找楊俊偉均無結果,無奈之下,他們向《中國水運報》發出求助信。
桂慧樵按船員提供的線索四處了解情況,終於真相大白,據浙江舟山華恒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洋口港項目部經理虞益軍介紹,他們與上海創屹船務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楊俊偉的兄長楊俊泉簽訂的那份協議不久前已經口頭協商解除了。
由於桂慧樵介入此事,引起了總承包方中交二航局及合作方天津航道局洋口項目經理部的高度重視,要求浙江杭州江灣疏浚工程有限公司妥善處理好此事。於是桂慧樵找來船員與他們麵對麵地進行協商,根據現場施工及船員的實際情況,由他們墊付3條施工船的往返工地所用的燃油費,並將三本船舶證書一並歸還。
2007年9月5日,上海某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的胡老板,在桂慧樵的熱情幫助下,終於領回了被人騙走一個月,且想索回而又無法索回的50萬元工程押金款。當胡誌從自己的卡上看到這筆巨款又回到自己的手中時,激動地握著桂慧樵的手連連稱道:“沒想到這麼快就幫我討回了這筆被騙的工程押金款,還是我們《中國水運報》的記者好,今後我再也不上這種當了。”
8月初,正在南方吹填造地的上海某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的胡老板,突然接到一位姓王的朋友電話,稱曹妃甸有工程,而該工程是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分包出來的,絕對可信,但需先付50萬元的工程押金款,並強調若能照辦,胡老板可接到該工程1/2的工程量。由於胡老板接工程心切,不加任何思索,立即履行承諾,於5日這天從銀行將50萬元打到王某的賬上。該款到賬後,王某又按北京德基工程有限公司的戚總指定的賬號,隨即從工商銀行將此款打了過去。直到8月中旬,上述工程全麵開工,但王某承諾的工程杳無音訊。這時胡老板方知自己受了騙,加上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無奈之中,他隻有向唐海縣公安機關報了警。
為盡快追回該款,胡老板主動宴請了該局有關幹警,實指望他們能夠迅速出警,誰知他們竟向胡老板索取了5000元的出警費(未開任何憑證)。20天來,盡管胡老板找到該局相關領導哀求,可是他們仍以種種理由為借口一推再推,拒給此款。這就更使胡老板感到茫然。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胡老板給《中國水運報》的記者寫來求助信,該報迅速派桂慧樵趕赴河北,為了使次事得到妥善解決,桂慧樵馬不停蹄地找到了唐山市、唐海縣政法委,得到兩級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並按桂慧樵提供逐一進行核查。經過兩天的努力,除退還辦案人員向胡老板索要的5000元出警費外,對事先向胡老板提出索要的10%好處費和6萬的辛苦費也不收了。同時,對王某用於辦案中所交的30000元保證金也如數退還。上演了長達30多天的鬧劇終於謝幕了,桂慧樵之舉為這個經濟糾紛案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08年2月初,從江蘇、山東等地打給桂慧樵的電話一個接一個,而這些電話與平常大不一樣,全是船員們對桂慧樵不辭辛勞,東奔西忙為他們討回久拖不給的工程款和運費款,對《中國水運報》桂慧樵記者表示感謝和對新年的問候。據不完全統計,已有4家單位的近百名船員高高興興地拿到了自己的辛苦錢300多萬元。
自2007年以來,《中國水運報》社不時收到一些船員從四麵八方寫來的求助信。為了急船員之所急,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該社領導十分重視,桂慧樵也不辭辛勞,走南闖北有求必應的為船員們四處討債。
江蘇高郵張叔三等20多名船員與當地某運輸公司簽訂了一份關於浙江馬跡山港一期堆場擴建項目圍堤工程合同,經廣大船民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工程已在兩年前就按期完工。按合同規定,工程完工後運輸公司應給他們付清全部工程款。因種種原因,仍有數百萬元的工程款沒有拿到。其原因是轉包給這個公司的單位——上海某航道工程有限公司沒有按時將此款付給他們,致使該工程款一拖再拖。為了不負船員的重托,記者幾次奔波於高郵與上海之間,經過多次協商,這些船員在前不久拿到100萬元工程款之後,2月1日他們又從上海那家工程有限公司拿走50萬元的血汗錢。
2007年10月,江蘇徐州的劉士響等40多名船民也向該報社寫來求助信,稱他們與浙江某工程公司簽訂了上海橫沙島疏浚工程吸運吹圍灘合同,並按合同的工期質量於2007年3月全部完工,但時過半年有餘,該公司仍未將應付給船民們300萬元的工程款結清。無奈船民們多次找該工程公司老板討要工程款,但對方卻說是轉包給他們的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拖欠了他們的錢。於是記者多次找到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而該公司項目部的領導卻以種種理由百般刁難,有的人甚至還威脅桂慧樵少管閑事。經過桂慧樵不辭辛勞地奔波,耐心地做工作,最後該公司承諾春節前先付100多萬元給船員,以解決他們的生活之難。2月3日,劉士響等船民紛紛打來電話稱,他們已拿到了該公司付給的140萬元工程款。
與此同時,淮陰某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的劉斌也給桂慧樵打來電話,稱他們與青島兆通建築工程公司和中交某航務工程局三方簽訂、並由他們實施完成的山東濰坊沿海防護堤部分工程款,經桂慧樵幾經周折和與中交某航務工程局協商,10萬元的工程拖欠款也已到賬。
山東微山縣教委勞動服務公司、微山湖礦業集團煤炭銷售公司分別拖欠山東“魯微拖207”輪隊長沈成征長達10年之久的運費款,共計3.98萬元,經過桂慧樵多次上門討債和電話聯係,也於春節前如數付清。
像這樣的事跡在桂慧樵身上已經算不上什麼。這麼多年來,為船員一共討回工程拖欠款等款項達2000多萬元,真正成為了船員的守護神。麵對船員對自己的感謝,他表現得很淡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時刻準備,再度出擊!”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