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保太後就是保大清,保大清就必須保太後。此即榮祿得寵的基本邏輯。
得一人之寵尚易,得眾人之心則難。若想穩坐政壇大佬之位,尚需扶植一批得力親信,這便是“兩得主義”的另一條:得人。甫一殺回京城,榮祿便大肆招兵買馬。當時榮祿經常跟兵部主事陳夔龍一起赴四處查案。一來二往,榮覺得陳為人謹慎,辦事老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一次閑暇,榮問陳多大歲數,補缺大概何時。陳答曰:“行年已四十,到部已十年,敘補名次第八。”按照兵部慣例,即使每年出缺一次,陳若想拿到實缺,至少需要八年。榮祿笑道:“觀君骨相氣色,五年內必有非常之遇。”相麵之術,本屬無稽之談,陳以為這隻是榮祿的一個玩笑而已。誰知到了八月份,自己居然名列京察第一,出任兵部郎中。後來更是一路飆升,外放巡撫。這都是榮祿暗暗力薦的結果。陳夔龍從而將榮視為自己的恩人,一生效忠。
敗給了日本人,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沒了,淮軍垮了,朝廷急需編練一支西式軍隊。慈禧授權榮祿專辦此事。通過多方物色,榮認定袁世凱是合適人選,於是力保袁赴小站練兵。誰知袁上任才半年,就被兩度彈劾。尤其是第二次,由軍機大臣李鴻藻授意禦史胡景桂寫折,參他“嗜殺擅權,誅戮無辜,徒尚虛文,克扣軍餉,性情謬妄,擾害一方”。這一本令袁好不鬱悶,用他自己的話講即“心神恍忽,誌氣昏惰,所有夙誌,竟至一冷如冰”。下有揭發,上需有回應。很快,朝廷便派下一支調查團赴小站徹查,團長即榮祿。袁是自己的親信,榮自然力保。考察完畢,榮祿問隨行的陳夔龍:“你觀新軍與舊軍比較如何?”陳答:“但看表麵,舊軍的確不免有暮氣,新軍參用西法,獨開生麵。”榮點頭曰:“你說對了,此人必須保全,以策後效。”回京後榮祿上折請求從寬處置袁,兩宮果然恩準。
袁世凱不僅將榮視為靠山,還反向榮舉薦人才。任職山東巡撫時,他的同僚學政榮慶清廉能幹,於是袁將其引薦給榮祿。榮亦覺得其頗具才能,令其出任倉督,不出一年,榮慶“以剝船盜米,改由火車逕運,並倉廒,增經費,杜領米弊端,裁稽查倉務禦史,(朝廷)皆如所請行”。1902年,清廷破格提拔榮慶任刑部尚書。
庚子年慈禧、光緒逃往西安,各地官員紛紛前來報效。榮祿於眾人中獨獨看上了江蘇學政瞿鴻禨,認定他善於揣摩上意,且寫得一手好公文。但是軍機處尚有一個空缺,朝廷打算從瞿鴻禨和張百熙二人中選出一個。榮祿便上折子,認為“聖駕計日回鑾,舉行新政,可否令張百熙、瞿鴻禨各抒所見,繕具節略,恭呈禦覽,再求特旨派出一員,較為得力”。說白了,榮祿就是想搞個公開選拔幹部的活動,以此決定用誰不用誰。這個辦法看似公平,但榮祿其實暗地裏已做了手腳。他偷偷派人給瞿鴻禨帶話,囑咐他“一定要文字通俗易懂,內容言簡意賅,千萬不要賣弄文采”。瞿鴻禨自然唯命是從,老老實實地寫了一篇隻要識字就能看個大體明白的文章,而張百熙蒙在鼓裏,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萬言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文采奕奕,氣勢不凡。可惜到了慈禧和光緒那裏,張的萬言書卻成了天書。慈禧看過後,跟榮祿講:“張百熙所言,劍拔弩張,連篇累牘。我看去不大明晰,還是瞿鴻禨所說切中利弊,平易近情,不如用他較妥。”於是,瞿便成為軍機大臣。
就是按照唯才是舉,是才必籠的思路,七八年間,榮祿在宮廷內外集結了一批心腹: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陳夔龍巡撫河南,端方總督兩江,瞿鴻禨任職軍機處,榮慶出掌刑部,鐵良負責戶部與練兵事宜。如此格局,內有瞿、榮、鐵諸輩把持中央要樞,外有袁、陳、端等人厲行地方改革。大清的重權,榮祿隱占半壁江山。
一切皆晚
如果按照這般情形發展下去,穩健且鐵腕的榮祿作為清末新政的掌舵人,或許會讓這艘千瘡百孔的戰艦有所修補,繼續航行數十年的光陰。榮祿也當會由此成為官修正史中所謂扭轉頹局的大人物。孰料天不假年,改革剛剛推行不久,尚未一展身手的榮祿,便病死家中。在晚清史上,他隻落得個過渡性人物的角色。
榮氏身後,昔日的心腹群龍無首,分崩離析,政局因之動蕩不堪。榮祿生前最擔心的人是袁世凱。1901年底,袁接替故去的李鴻章暫理直隸總督,德國公使建議將山東劃入直隸境內,由袁世凱監管,改稱直東總督。一日在軍機處,榮祿問軍機章京郭曾炘:“慰亭欲以直督兼領山東,君意如何?於昔亦有例乎?”郭聽後悚然道:“往昔鄂文端、年羹堯等雖有先例,然皆以用兵暫資節製,非今所宜援。”榮祿讚成他的話,既而歎息道:“此人有大誌,吾在,尚可駕馭之,然異日終當出頭。”其實為了預防袁一家坐大,榮祿早有布置。他將與袁有宿怨的瞿鴻禨放在軍機處,對袁的日常奏令多加掣肘,令其不得妄為,又把忠於清廷的鐵良安插在練兵處,時刻監督袁的軍事行動,預防其擁兵自重。可惜袁世凱怕的不是瞿鴻禨和鐵良,而是榮祿,靠山一倒,他便自立山頭,將清末時局攪得天翻地覆。
陳夔龍在其《夢蕉亭雜記》中曾記道:“國家大政有二,曰行政,曰治兵。綜光緒一朝,榮文忠公實為此中樞紐。文忠沒而國運亦淪夷。詩雲:人之雲亡,邦國殄瘁。斯言豈不諒哉!”雖說此話不免有為尊者諱之嫌,但倒也大體符合實情。
當大清的最後一位滿族大佬離世後,這個高壽王朝也行將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