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提到善耆不貪財,這在晚清諸多“太子黨”中堪稱異類,更叫絕的是,他還容不得別人撈錢。奕劻是清末有名的大貪官,要是他說自己貪汙水平全國排第二,估計沒人敢認為自己排第一。一次,善耆去慶王府公幹,大老遠地就吩咐停轎,不帶隨從,一個人走上前去。慶王府下人哪裏認得善耆,於是就攔住詢問,他隻說自己找奕劻有事,既不報自己名號,也不給下人遞“勞務費”。下人們自然不給他好臉看,讓他在門外慢慢等。善耆也不發飆,大大咧咧地在門凳上一坐,極為淡定地跟看門的說:“今兒我就在這兒死等,看能把我怎樣!”
說來也巧,不一會兒慶王回府,一眼瞅到善耆坐在門口,連忙下轎上前招呼。按照禮數,身為孫子輩的善耆應該識趣地起身施禮,這茬兒也就過去了。孰料善耆較起勁來,假裝沒看見慶王。直到人家拽他袖子,他才抬頭瞟了奕劻一眼,冒出一句話:“我以為沒有門包就見不到王爺您呢!”這句話,比硫酸水還衝,比衝天椒還辣,刺激得奕劻差點背過氣去。
還有一回,軍機處商議財政問題。當時奕劻主管戶部,向眾人訴苦,說國庫空了,無處搞錢。眾大臣聽後無語。唯獨善耆“嗖”地站起身來,指著奕劻的鼻子,又爆出一聲“轟天雷”:“把你貪的錢拿出來足夠用幾年的!”頓時慶王的臉色大變,像豬肝一般難看。眾人不敢出聲,而善耆哈哈大笑,踱著方步離開軍機處。自那之後,這二位算是徹底鬧翻了。奕劻恨不能油煎了善耆,善耆則巴不得生吃了奕劻。
別看善耆有點愚忠,性子直、脾氣暴,但卻並不死板保守,特別趕時髦,是個不折不扣的“時尚潮男”。毫不誇張地講,善耆的宅子是當時北京城最摩登的。他家的客廳是法式風格,臥室則走的日係路線。他是眾多王府中第一家裝電燈的、第一家用自來水的、第一家坐沙發的、第一家睡席夢思床的、第一家安發電機的……他好新潮不止於此,還積極送孩子出國留學。他共有21個兒子17個閨女,這38個孩子,沒喝過洋墨水的僅有兩人,其中24位留日,其餘的留英、留德、留比利時……麵對這麼一位弄“潮”兒,親貴們自然褒貶不一,善耆對此一笑了之,最多回應一句:“自樂自知,旁人愛說什麼說什麼吧。”
對朝廷忠貞不貳,不拒斥新鮮事物,這使得善耆具備了改革者所當有的基本素質。隻是他那讓一般人都消受不起的直率與暴躁,易招致眾怒,為其喜憂參半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屁股決定腦袋
念及保駕有功,同時考慮到肅王府被洋人洗劫一空,於是慈禧賞賜善耆出任崇文門監督一職。這可是朝廷最著名的肥缺之一,其關稅收入曾一度在全國各關卡中高居第四,不僅可收受賄賂,還能坐收部分稅款,一年下來,少說也能撈他個幾萬兩銀子,想當年和珅就是靠這個職位成為乾隆朝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然而善耆偏偏不識趣,一上任就大搞所謂“反貪風暴”,禁止勒索,查辦貪墨,財政收入確實增加了數倍,然而官員們卻終日清湯寡水,不能開葷,就連慈禧也犯愁,歎道:“若是都照肅王這樣辦,將來還有誰願做崇文門監督啊!”果不其然,奕劻一紙參劾,朝廷立馬將善耆擼了下來。
開篇提到善耆不貪財,這在晚清諸多“太子黨”中堪稱異類,更叫絕的是,他還容不得別人撈錢。奕劻是清末有名的大貪官,要是他說自己貪汙水平全國排第二,估計沒人敢認為自己排第一。一次,善耆去慶王府公幹,大老遠地就吩咐停轎,不帶隨從,一個人走上前去。慶王府下人哪裏認得善耆,於是就攔住詢問,他隻說自己找奕劻有事,既不報自己名號,也不給下人遞“勞務費”。下人們自然不給他好臉看,讓他在門外慢慢等。善耆也不發飆,大大咧咧地在門凳上一坐,極為淡定地跟看門的說:“今兒我就在這兒死等,看能把我怎樣!”
說來也巧,不一會兒慶王回府,一眼瞅到善耆坐在門口,連忙下轎上前招呼。按照禮數,身為孫子輩的善耆應該識趣地起身施禮,這茬兒也就過去了。孰料善耆較起勁來,假裝沒看見慶王。直到人家拽他袖子,他才抬頭瞟了奕劻一眼,冒出一句話:“我以為沒有門包就見不到王爺您呢!”這句話,比硫酸水還衝,比衝天椒還辣,刺激得奕劻差點背過氣去。
還有一回,軍機處商議財政問題。當時奕劻主管戶部,向眾人訴苦,說國庫空了,無處搞錢。眾大臣聽後無語。唯獨善耆“嗖”地站起身來,指著奕劻的鼻子,又爆出一聲“轟天雷”:“把你貪的錢拿出來足夠用幾年的!”頓時慶王的臉色大變,像豬肝一般難看。眾人不敢出聲,而善耆哈哈大笑,踱著方步離開軍機處。自那之後,這二位算是徹底鬧翻了。奕劻恨不能油煎了善耆,善耆則巴不得生吃了奕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