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洪秀全企圖建新朝(1 / 1)

從道光三十年(1850年)到鹹豐三年(1853年),可說是太平天國的順利時期。在這時期內,社會對洪秀全的運動是怎樣應付的呢?一般安分守己的國民不分貧富,是守中立的。太平軍到了,他們順從太平軍,貢獻金錢;官軍到了,他們又順從官軍,又貢獻金錢。他們是順民,其實他們是左右為難的。他們對清政府及其官吏絕無好感,因為他們平素所受的痛苦也夠了,並且官軍的紀律不好,在這段時期內,太平軍的紀律還比較好一點。同時老百姓感覺太平軍是造亂分子,使他們不能繼續過他們的平安日子。太平軍到處破壞廟宇、毀滅偶像,迷信的老百姓看不慣,心中不以為然。各地的土匪都趁火打劫,太平軍所經過的地方,就是他們容易活動的地方。他們幹他們的事,對於官軍及太平軍無所偏倚。有組織的秘密會社則附和太平軍,如湖南的哥老會及上海的小刀會。

大多數士大夫階級,積極反對洪秀全的宗教革命。至於排滿一層,士大夫不是不知道漢人的恥辱,但是他們一則因為洪秀全雖為漢人,雖提倡種族革命,然竭力破壞幾千年來的漢族文化,滿人雖是外族,然自始即擁護漢族文化;二則他們覺得君臣之分既定,不好隨便作亂,亂是容易的,撥亂反正則是極難的,所以士大夫階級,這時對於種族革命並不熱心。

太平軍的軍事何以在這時期內這樣順利呢?主要原因不是太平軍本身的優點。論組織訓練,太平軍很平常;論軍器,太平軍尚不及官軍;論將才,太平軍始終沒有出過大將。太平軍在此時期內所以能得勝,全因為它是一種新興的勢力,富有朝氣,能拚命,能犧牲。官軍不但暮氣很重,簡直腐化不成軍了。當時的官軍有兩種,即八旗和綠營。八旗的戰鬥力,隨著滿人的漢化、文弱化而喪失了,所以在乾隆、嘉慶年間,清朝用綠營的時候已逐漸加多,用八旗的時候已逐漸減少。到了道光、鹹豐年間,綠營已經成了清廷的主力軍隊,其腐化程度正與一般政界相等。土兵的餉額甚低,又為官長剝削,所以自謀生計,把當兵作為一種副業而已。沒有紀律,沒有操練,害民有餘,打仗則簡直談不到,並且將官之間猜忌甚深,彼此絕不合作。但是綠營在製度上也有一種好處,這種軍隊雖極端腐化,然是統一的國家的軍隊,不是個人的私有武力。在道、鹹以前,地方大吏沒有人敢擁兵自重,與朝廷對抗。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國內亂的意外副產品,以後我們要深切地注意它的出世。

從道光三十年(1850年)到鹹豐三年(1853年),可說是太平天國的順利時期。在這時期內,社會對洪秀全的運動是怎樣應付的呢?一般安分守己的國民不分貧富,是守中立的。太平軍到了,他們順從太平軍,貢獻金錢;官軍到了,他們又順從官軍,又貢獻金錢。他們是順民,其實他們是左右為難的。他們對清政府及其官吏絕無好感,因為他們平素所受的痛苦也夠了,並且官軍的紀律不好,在這段時期內,太平軍的紀律還比較好一點。同時老百姓感覺太平軍是造亂分子,使他們不能繼續過他們的平安日子。太平軍到處破壞廟宇、毀滅偶像,迷信的老百姓看不慣,心中不以為然。各地的土匪都趁火打劫,太平軍所經過的地方,就是他們容易活動的地方。他們幹他們的事,對於官軍及太平軍無所偏倚。有組織的秘密會社則附和太平軍,如湖南的哥老會及上海的小刀會。

大多數士大夫階級,積極反對洪秀全的宗教革命。至於排滿一層,士大夫不是不知道漢人的恥辱,但是他們一則因為洪秀全雖為漢人,雖提倡種族革命,然竭力破壞幾千年來的漢族文化,滿人雖是外族,然自始即擁護漢族文化;二則他們覺得君臣之分既定,不好隨便作亂,亂是容易的,撥亂反正則是極難的,所以士大夫階級,這時對於種族革命並不熱心。

太平軍的軍事何以在這時期內這樣順利呢?主要原因不是太平軍本身的優點。論組織訓練,太平軍很平常;論軍器,太平軍尚不及官軍;論將才,太平軍始終沒有出過大將。太平軍在此時期內所以能得勝,全因為它是一種新興的勢力,富有朝氣,能拚命,能犧牲。官軍不但暮氣很重,簡直腐化不成軍了。當時的官軍有兩種,即八旗和綠營。八旗的戰鬥力,隨著滿人的漢化、文弱化而喪失了,所以在乾隆、嘉慶年間,清朝用綠營的時候已逐漸加多,用八旗的時候已逐漸減少。到了道光、鹹豐年間,綠營已經成了清廷的主力軍隊,其腐化程度正與一般政界相等。土兵的餉額甚低,又為官長剝削,所以自謀生計,把當兵作為一種副業而已。沒有紀律,沒有操練,害民有餘,打仗則簡直談不到,並且將官之間猜忌甚深,彼此絕不合作。但是綠營在製度上也有一種好處,這種軍隊雖極端腐化,然是統一的國家的軍隊,不是個人的私有武力。在道、鹹以前,地方大吏沒有人敢擁兵自重,與朝廷對抗。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國內亂的意外副產品,以後我們要深切地注意它的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