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金門協議》(1 / 1)

協議文本取得共識後,徐祖安負責去打印。樂美真說,我們稍事休息,準備舉行個簡短的簽字儀式。我們各自回房,穿上西服,打好領帶,然後來到剛才商談的會議室。此時房間布置調整了一下,我們身後靠窗戶一邊插了4麵紅十字旗,雙方在旗前列成一排,兩位秘書長簽字、握手、照相。曆史的重要時刻竟是那樣的簡樸、鄭重。至此正式商談圓滿結束。隨後,張希林和徐祖安各自代表對方在新聞稿和“待辦事項”上簽了字。新聞稿有關商談代表的名字和商談地點,是否對外公布,都留有餘地。在“待辦事項”上列明分別由韓先生、陳先生請示後決定。“待辦事項”上還對雙方確認協議書的時間、專用船的資料、馬祖與馬尾之間的演練、遣返人員的補充資料等技術細節和後續工作,做了詳細的記錄。此外還商量了“交接見證書”的式樣(在以後實際作業時“交接見證書”在文頭正中加了一個“紅十字”標記)。簽完協議後,雙方一起在金門各地參觀遊覽。期間,我和陳長文還交換了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看法。我已知道,陳長文已受命籌組海峽交流基金會。他希望我們也成立相應的民間組織。後來我們也成立了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當時我表示,希望這次商談後,兩岸能進入一個務實發展的階段。我最感興趣的是直航問題,希望以後有機會能繼續商談。

樂美真告訴我,晚上,台灣方麵準備了一個豐盛的晚宴。大家頻頻舉杯,喝金門高梁酒,祝賀合作成功。台灣代表還介紹了“深水炸彈”、“潛水艇”的喝法,即把一小杯白酒,連杯帶酒擲進大杯啤酒裏,然後一起喝混酒。我們一行數韓長林秘書長的酒量最好,我不勝酒力,為了助興,也豪飲了一杯。

也許是太興奮的緣故,樂美真久久不能入睡。想到這不平凡的兩天;想到未來兩岸的前景,不覺詩意襲來,索性爬起來揮詩一首:

何須相見動兵戎,卻喜故人海上逢。古崗登樓風雨急,榕園信步夕陽紅。不曾對酒清風裏,難得安寧綠樹叢。思緒萬千逐浪去,未來盡在不言中。

樂美真將詩抄在金門紙造的便條紙上,題目就叫“金門行”。樂美真請常鬆茂先生把這首詩轉交給陳長文先生。樂美真說,我們雖然是商談中的對手,曾經針鋒相對,但商談外我們是朋友。不打不相識,相識不相疑。“放眼千山外,相逢一笑中”,中國人之間有什麼問題不可以通過商談來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