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訪蔣介石(2 / 3)

在過去的幾年間,我作為記者有幸目睹了許多重要的曆史畫麵,諸如蔣介石和毛澤東的重慶談判、舊政協、國共和談、馬歇爾調處、還都南京、國民大會、廬山采訪等等,這些都是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新聞,我雖然不能對蔣介石這個中心人物進行直接采訪、報道,但是通過細心觀察卻可以發現他那“神”的外表下作為普通“人”的一麵。直接接觸蔣介石,親自寫寫他這個人,是我長期以來的一個願望。

我先以美國專欄作家的身份向國民黨政府駐紐約的代表陸以正提出了訪台要求,計劃之一就是請求會見蔣介石。這個要求被有關方麵批準了,不過名義上是蒙幸“召見”,而不是新聞采訪,但無論如何,總算是有機會單獨和我心目中的這位“神”見上一麵了。

到了台灣,我下榻於據說是蔣夫人開的圓山飯店,由新聞局負責安排我的各項參觀、采訪事宜,但是一直沒有告訴我什麼時候可以被蔣召見。直到第3天的深夜12點半,突然接到新聞局的電話,通知我蔣定於上午9點在“總統府”召見我。這麼晚接到電話,使我感到新聞局工作的辛苦,後來才聽說這是保安工作上的慣例,晚一點兒通知對蔣的安全係數更大。新聞局的官員在電話裏還告訴我,他計劃早上7點到圓山飯店來看望我並和我共進早餐,屆時將向我說明被召見時的注意事項。這樣的安排,使我不得不早上6點就起來,隻剩下5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真有點兒像帝王時代的五鼓早朝,要犧牲掉一夜的睡眠。

犧牲睡眠倒還次要,使我感到遺憾的是,我要求會見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新聞采訪。但是據我所知,蔣會見記者前一定要記者事先把問題提交給新聞局,今天安排得如此倉促,使我無暇準備書麵問題,隻有到時見機行事了。

7點鍾,新聞局的官員與我共進早餐,並未提醒我有什麼特別的禮節,看來他不過是在執行監視任務。8點半,我們從飯店出發,直奔“總統府”。

“總統府”是日本殖民時代的台灣總督府,古老而莊嚴,但總給人有點兒小氣的感覺。門前的守衛憲兵軍裝筆挺、威風凜凜,一派衙門氣勢。進門來,先步上天井石階,經過一段長廊,通向“總統”辦公室。長廊的盡頭有一位軍官迎上前來向我們敬禮,隨後告訴我們,今天蔣不在此辦公。侍從入內詢問後我們才得知,召見地點改在附近的中央黨部。

盛夏季節,我們從“總統府”趕到中央黨部,跑得渾身大汗淋漓。到達時召見時間已到,新聞局的沈劍虹局長在門口等候。我一邊隨他向“總統”辦公室走去,一邊問他能不能提問題,他說不行。這時“總統”辦公室門前的一位軍官正在大聲唱名:“趙浩生教授!”我們應聲入內。

蔣的辦公室是一間長方形的屋子,一端放著一張大辦公桌,辦公桌前靠牆是一張三人長沙發,長沙發的一端是一張雙人沙發,看來是“總統”的寶座。落座不久,隻見蔣從辦公桌後的門內走了出來。

突然麵對麵地正視幾十年來我心目中的這尊“神像”,刹那間我簡直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新聞術語所創造出來的“戎裝佩劍,兩目炯炯”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