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地位(1 / 2)

幾天後,他意外地看到了一場中國的影片《紅旗渠》。經曆過“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是一部反映河南林縣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劈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使旱地變良田的記錄片。

趙浩生出生在河南,深知道林縣有多旱、多窮、多苦。當影片放映到開閘放水的刹那,他忍不住熱淚滾滾。“新中國有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改造林縣,一定也可以改造全中國。這是我20多年來第一次看到祖國、老家的新生麵貌。我感到這種多年積下的恐共病被紅旗渠的水和我自己的眼淚洗得幹幹淨淨。這時候我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想法子回去看看。”

還沒等趙浩生離開法國,基辛格秘密到北京安排尼克鬆訪華的消息就被披露。“連美國總統都可以到中國,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趙浩生忘情地撥通了中國駐法大使館的電話,和當時的駐法大使黃鎮通了話。

接著,他無所顧忌地接受了法國巴黎《世界報》的采訪,他坦然告訴采訪者:基辛格秘密訪華的消息給海外華人帶來的興奮,“就如同抗戰期間淪陷區的民眾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一樣,大家的感覺是‘天亮了!’”

回到美國後,趙浩生又目睹了更振奮人心的場景,26屆聯合國大會上,以76票對35票的壓倒多數,通過了23國提出的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

11月15日,以喬冠華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來到了設在美國的聯合國總部。喬冠華在聯大講壇全麵闡述了中國在一係列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後,與代表團全體成員同到會的各國記者見了麵。

喬冠華談笑風生,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道:西方的新聞媒體,把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政府官員,描繪成青麵獠牙的洪水猛獸,我們現在到大家中間來,就是要讓大家仔細看清楚,我們究竟是不是駭人的魑魅魍魎。

作為聯合國注冊記者的趙浩生,當時就站在被邀的記者群中,他再次領略了在重慶時就以舌利筆健著稱的“喬老爺”的風流倜儻。趙浩生心潮澎湃,他當時的激動與興奮,遠遠超過了中國大陸的許多人。國民黨的外交,是屈膝哀求式的外交,它根本無法使廣大海外僑胞在所在國挺起腰杆;而新中國政府的強盛和獨立的外交,才使海外華人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這種感覺,長年生活在國內的人是難得體驗的。

中國加入聯合國的第二年,即1972年2月21日,尼克鬆總統訪華,這不但是一個爆炸性的大事件,而且在全美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場“中國熱”。全美的中國餐館均以複製中國政府接待尼克鬆時的國宴菜單號召顧客,茅台酒頓時身價百倍,連中山裝(美國人稱之為“毛裝”)也成了眾人仿效的時裝,有關尼克鬆訪華的報道和時評也都是最搶手的新聞熱點。

幾天後,他意外地看到了一場中國的影片《紅旗渠》。經曆過“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是一部反映河南林縣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劈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使旱地變良田的記錄片。

趙浩生出生在河南,深知道林縣有多旱、多窮、多苦。當影片放映到開閘放水的刹那,他忍不住熱淚滾滾。“新中國有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改造林縣,一定也可以改造全中國。這是我20多年來第一次看到祖國、老家的新生麵貌。我感到這種多年積下的恐共病被紅旗渠的水和我自己的眼淚洗得幹幹淨淨。這時候我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想法子回去看看。”

還沒等趙浩生離開法國,基辛格秘密到北京安排尼克鬆訪華的消息就被披露。“連美國總統都可以到中國,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趙浩生忘情地撥通了中國駐法大使館的電話,和當時的駐法大使黃鎮通了話。

接著,他無所顧忌地接受了法國巴黎《世界報》的采訪,他坦然告訴采訪者:基辛格秘密訪華的消息給海外華人帶來的興奮,“就如同抗戰期間淪陷區的民眾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一樣,大家的感覺是‘天亮了!’”

回到美國後,趙浩生又目睹了更振奮人心的場景,26屆聯合國大會上,以76票對35票的壓倒多數,通過了23國提出的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

11月15日,以喬冠華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來到了設在美國的聯合國總部。喬冠華在聯大講壇全麵闡述了中國在一係列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後,與代表團全體成員同到會的各國記者見了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