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三大寺之一(另兩寺為甘丹寺和色拉寺)。是格魯派六大寺中最大的寺院,曾有僧侶一萬餘人。
哲蚌,藏語意為“米堆”。由於寺院的白色建築群鱗次櫛比地鋪滿整個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得名“哲蚌寺”,有象征繁榮的意思。
哲蚌寺由宗喀巴的弟子絳央卻傑·紮西貝丹建於公元1416年。宗喀巴曾親往主持了開光儀式。初建的哲蚌寺規模很小,隻有十幾平方米的小殿堂和七個僧人。是七世紀上半葉,五世達賴擴建了該寺,逐漸發展到今天這樣宏大的規模。
哲蚌寺主要由錯欽大殿、四大紮倉和甘丹頗章等建築組成。“措欽大殿”位於哲蚌寺的中心,占地四千五百多平方米,經堂內有一百九十多根柱子,可容納七千到一萬名喇嘛在此集體誦經或舉行儀式。供奉的主佛是大白傘蓋佛母像和無量勝佛九歲身量像。
“四大紮倉”分別為果芒、洛色林、德央和阿巴紮倉。其中洛色林紮倉的規模最大,主經堂由108根圓柱組成,麵積一千一百多平方米,可容納5000名僧人同時誦經。後殿為強巴拉康,主供強巴佛。果芒紮倉主經堂由102根木柱組成,麵積一千多平方米,內設吉巴拉康、敏主拉康及卓瑪拉康,並列於大經堂最後麵。德央紮倉主經堂由56根圓木柱組成,麵積五百多平方米,主佛為維色強巴佛,意為破除一切窮困的強巴佛,是僧俗信眾對未來美好幸福的向往和寄托。阿巴紮倉為密宗學院,大殿由48根大柱組成,麵積480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九頭三十四臂的勝魔怖畏金剛像,是黃教密宗三大本尊之一。傳說該佛是大法王宗喀巴親手塑建的。怖畏金剛右側的宗喀巴像,據說也是宗喀巴親自塑製的,其塑像的鼻梁端直挺拔,與其他寺院供奉的宗喀巴像有明顯不同。
“甘丹頗章”是達賴喇嘛在哲蚌寺的寢宮。在重建布達拉宮以前,五世達賴喇嘛一直住在這裏,並在那一時期執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權,甘丹頗章也就成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同義語,史學界稱為“甘丹頗章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