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大的寺廟之一,與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廟。
紮什倫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則縣尼色日山下,為曆代班禪駐錫之地。紮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公元1447年(明正統十二年)由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興建,曆時12年。根敦珠巴是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後來被追溯為一世達賴喇嘛。寺院最初被定名為“崗堅典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被根敦珠巴改成現在的名字。
公元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讚任該寺住持時,又對其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四世班禪是第一個被冊封的班禪喇嘛,從此紮什倫布成了曆代班禪喇嘛的駐錫之地。曆代班禪對紮什倫布寺均有擴建。乾隆五十六年,尼泊爾出兵後藏,將紮什倫布搜掠一空。清政府出兵擊退尼泊爾後,寺廟逐漸得到恢複。
紮什倫布寺占地30萬平方米,依山而建,遠看像一座山城。裏麵分為宮殿(班禪拉丈)、勘布會議(後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等四個部分。經學院又由錯欽大殿、四個紮倉及下屬的64個康村組成。其中最宏偉的建築是大彌勒殿和曆代班禪靈塔殿。大彌勒殿供奉著1914年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鎦金青銅強巴佛,即彌勒佛的坐像。七座曆世班禪靈塔。靈塔大小不一,有的靈塔供奉幾個班禪,有的隻供奉一個。塔內藏有包括十世班禪確吉堅讚在內的曆世班禪的舍利肉身。
每年的藏曆八月,紮什倫布寺會舉行三天的跳神活動,有四十多種宗教舞蹈在活動上向公眾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