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電話就飛到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世界各個角落,這在華為是家常便飯,而且一去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而且通常都是到落後環境中去做最艱苦的事。當然,員工有權拒絕,但華為指出,去,就是給你一個舞台,給你一個成長的機會,隻有最優秀的員工才有被派到海外的資格。
當然,去海外艱苦的一線,華為也有一套福利保障製度,各種津貼和補助都非常高,而且華為股票分配及分紅,也在向這方麵傾斜,隻要績效做好,就能拿到高額分紅。為什麼不去呢?物質獎勵是一個方麵,另一方麵,重要的激勵政策就是升值通道。
華為強調“不拘一格降人才”,並善於創造條件讓優秀員工快速成長,承擔更大責任,加快幹部與專家隊伍建設來保證公司的持續有效增長,並為此建立了針對優秀人才破格提升製度,對符合條件的員工,可以不受現有個人職級限製,直接選拔任用到其所擔任的對應崗位上,華為每位輪值CEO每年都有50個破格提名權。
公司要崇尚一種價值觀,也要容忍一部分英勇的人有缺陷。對優秀人員,是對他的約束多一點還是激勵多一點?還是要激勵多一點。不能要求他們成為完人,優秀人才的勞動態度考核並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但對一般性的人員,沒辦法很清晰地評價結果,結果評價的成本高,所以我們把勞動態度作為約束條件。勞動態度的評價結果,不作為破格升級的必要條件,就是給各部門一個信號,不要動不動就把這個作為武器去約束一些特殊人才。以後破格提拔的,大部分可能會是專家,對於管理幹部,任用機製慢慢走向正軌以後,大多數幹部的評價還是得到肯定的,有部分專家可能是埋在深山裏麵,大家不知道,會突然冒出來的。
——引自任正非於2012年7月27日在EMT辦公例會上的講話
對於員工選擇公司而言,薪資及福利待遇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同樣,日後自身發展方向以及企業能夠提供的發展通道,也是決定員工對企業認同感及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既薪資合理,又能根據自身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道,員工必然會積極工作,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效益。
“自古華山一條路,萬眾一心奔仕途”,是目前國內眾多企業存在的弊病,造成這種弊端的原因歸根結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好的不獎,壞的不罰。企業員工考察製度不完善,很容易讓優秀員工產生負麵情緒,要麼這些優秀人才選擇離開,要麼選擇不作為,最後變成壞員工。
2﹒看不到希望。有些企業福利製度不錯,但員工晉升通道不明確,這會讓優秀員工心中產生迷茫情緒,看不到自身的未來,最終會造成優秀人才的流失。
3﹒價值分配不合理。有些民企老板公司業績不錯,但在利益分配方麵不合理,或者說隻顧著往自己兜裏裝錢,而企業員工共同努力為企業創造了價值,最終卻享受不到企業利益,人才流失也就成了必然。
4﹒企業領導者不作為。企業領導者不作為的直觀體現就是企業隻注重眼前利益,沒有長期發展規劃,難以給員工帶來安全感,員工很擔心哪一天公司就沒有了,因此企業領導者目光短淺也是製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華為在人力資源管理體係建設上,創立了五級雙向晉升通道,先梳理出管理和專業兩個基本通道,再按照職位劃分原則,將專業通道進行細分,衍生出技術、營銷、服務與支持、采購、生產、財務等子通道,這些專業通道的縱向再劃分出五個職業能力等級階梯,如下表所示:
華為的一係列用人製度,不僅避免了評價中的偶然因素,也符合員工職業發展需要持續貫徹的原則,擺脫了論資排輩的掣肘。通俗來說,華為用人的精髓就是:你努力,你業績好,你就上;你不努力,你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你就下。
拓展解析
目前,我國企業在人才使用方麵,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3點:
1﹒企業沒有明確發展方向,不清楚需要提拔和培養哪方麵的人才。
2﹒對人才能力缺乏衡量標準,對內部員工不能合理區分,也無法與業內水平進行有效比對,導致無論是競聘上崗、崗位輪換還是梯隊建設,都缺乏有效的評價依據。
3﹒沒有明確的體係保證人才能力快速提升。
從華為在人才使用方麵的效果來看,完善任職資格體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在人才選拔方麵,華為建立了明確的行為評判標準,為競聘上崗提供了主要依據。
2﹒華為公司為員工開辟了多條職業晉升通道,利於員工實現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追求。
3﹒華為通過資格認證體係,將員工能力與標準進行比較,進而能夠對員工進行係統、有針對性的培養。
4﹒完善的任職資格體係也為華為建立基於能力的薪酬體係奠定了基礎,形成了可以看得見的能力標尺,讓員工感受到不進則退的壓力,進而激發出員工內在強烈的自我學習動力。
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中,在員工使用方麵,主要將員工分成了三類人,然後根據不同類別進行不同的管理。
1﹒第一類為普通勞動者,也就是華為定義的12級及以下勞動者。華為對這些員工按法律相關的報酬條款,保護他們的利益,並根據公司經營情況,給他們稍微好一點的報酬。
2﹒第二類為一般奮鬥者,華為允許一部分員工不是積極的奮鬥者,企業有一個小崗位在這個地方,這部分員工就可以任職這個崗位,踏踏實實做好小職員。
3﹒第三類是有成效的奮鬥者,這部分員工是華為員工的主要構成部分,華為與這部分員工分享公司剩餘價值。華為強調,奮鬥者是企業的中堅。
華為總裁任正非指出,我們強調按貢獻拿待遇,正是基於居安思危的考慮。這從一個側麵印證了華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