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狂飲酒仙醉,蘭心梅香伴(6)(1 / 1)

山伯聞言不覺一震,低聲道:"英妹是說,馬文才的魂魄被別人控製了?"

英台渾身顫栗,連帶著山伯的頭發都跟著抖動起來:"不錯,姓馬的被惡鬼附了身!那還不是一般的惡鬼,而是像黑衣人一樣的大惡魔!大惡魔是衝著我們來的!他先把你推入井中,又想將我娶過門去,最後卻因為九龍墟的緣故,什麼也沒有得到。"

山伯仔細想了想,說道:"這麼說來,馬文才隻是個幌子,妖人因為找不到我們,便將他這個幌子拋棄了!這個推斷頗有幾分道理。你我既然有借屍還魂的能力,難保別人不能攝人魂魄操控人的生死。說不定黑衣人跟喬三娘那些人是一路的,都是些修煉多年的山精木靈!"

英台想起先前在密林深處險些被那些可怕的妖魔捉住,就覺得心中生寒:"梁兄,我們還是回去吧。回到梅花穀,安安靜靜地修煉,等到練功有成再出來也不遲。"

山伯卻道:"英妹且慢,我們先去太守府看看,趁此良機,說不定能找到些蛛絲馬跡,順便解開其中的謎團。要不然,我心裏總覺得不安。"說到這裏他伸出手去撫摩著發間的玉蝶,柔聲道:"別怕,你隻管靜靜地瞧著,我以老僧之身前去探視,想來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聽他這麼說,英台的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輕聲笑道:"梁兄會誦經嗎?當著那麼多的僧侶,你可莫要露餡啊!"

山伯一麵往前走,一麵抽出法顯贈送的那本厚厚的《大般涅磐經》,準備臨陣磨槍趕緊背下一段來,也好應付即將到來的誦經場麵。

他卻不知,完整的《大般涅磐經》足有四五十卷,不下二三十萬字。他手中的這一本隻有十幾卷,大該是法顯所作的摘要。縱然如此,也有七八萬字,足夠他背好幾天的。

時間很緊,山伯一麵趕路一麵誦經:"大般涅槃經,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無窮之內,任運而動,見機而赴……彌蓋群聖而不高,功濟萬化而不恃,明踰萬日而不居。渾然與太虛同量,泯然與法性為一……"

經是好經,法顯翻譯得更好,文采飛揚,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山伯很喜歡讀。

可是一想起老和尚所說的話:"誦經百萬遍,方可初窺佛經",他又禁不住搖頭:"百萬遍?等到頌完百萬遍,我的陽壽早就盡了!難不成到陰曹地府接著頌經?"

想到這裏,他忽然停下腳步,自言自語道:"修仙之路不止一途,佛門之路雖然被法顯一句話堵死了,卻還有仙道之路可以嚐試。隻是不知道仙路是難還是易?是否適合我山伯走下去?"

英台從旁勸慰道:"烏雲遮不住太陽,是金子總會發光,憑著梁兄這樣的才智,無論是科考,還是修仙,曆盡磨難總會成功的。"

山伯迎著蕭瑟的寒風站立不動,說道:"我在想,如果修仙,我該拜到何人門下呢?"

英台想了想道:"前幾日,我聽竹林七賢曾經提及,當世神仙最著名的當數黃大仙和葛仙翁。黃大仙閉關數十年,生死不明;葛仙翁卻如閑雲野鶴,不時在人間留下痕跡,甚至在葛嶺建了個抱樸道院,雖然露麵的次數少,但也算有個根,相對好找一些。而且葛仙翁自己博通經史百家學說,一生著述甚豐,他招弟子很看重對方學問,放言非秀才不招,這些都剛好適合梁兄。"

山伯點點頭:"英妹說得不錯。過些天,等我將肉身還給聶承遠,希望有機會化成普通人,再去抱樸道院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