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嘉誠來到工廠,及時召集全體員工開會。他首先坦誠地承認自己經營上的錯誤,給工廠帶來災難,損害了工廠的信譽,同時還連累了員工。他向這麼多天被他無端訓斥的員工賠禮道歉,同時表示,經營一旦有轉機,那些被辭退的員工都可回來上班,然而,倘若他們找到更好的去處,也不勉強。自今天開始,保證與員工同舟共濟,決不為了保全自己而損害員工的利益。
接下來,李嘉誠親自拜訪銀行、原料商以及客戶,並向他們道歉,懇請他們的原諒,同時保證在放寬的限期內一定償還欠款,並對該賠償的罰款如數償還。李嘉誠毫不隱瞞工廠所麵臨的隨時都有可能倒閉的空前危機,懇切地向對方請教拯救工廠的策略。李嘉誠憑借著誠實,得到其中大多數人的諒解,其實,他們是業務夥伴,長江塑膠廠倒閉,同樣對他們也是不利的。銀行對李嘉誠放寬了償還貸款的期限,但在未償還貸款前,不再對其發放新貸款。原料商同樣也對李嘉誠放寬付貨款的期限,但是原料商提出,長江廠再進原料時,必須先支付70%的貨款。
李嘉誠對銀行、原料商以及客戶的真誠拜訪,達到最初的目的,但他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銀行、原料商以及客戶,隻給了他非常有限的回轉餘地,形勢依舊非常嚴峻。
倉庫裏堆滿了積壓的產品,在這之中,一部分是質量不合格的,另一部分是延誤交貨期而退回的,產品質量並沒有問題。李嘉誠帶動一些員工,把積壓的產品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推銷出去的正品,另一類是款式過時或質量不合格的次品。
李嘉誠又回到了做“行街仔”的生活,夜以繼日地到市區推銷,把正品賣出了一部分。後來,他不想被積壓的產品拖累太久,於是全部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專營舊貨、次品的批發商,在製品的質檢卡片上,全部印上“次品”的標記。自此,李嘉誠不斷收到貨款,還清了其中一部分債務。
1955年的一天,李嘉誠再次召集全體員工開會。他首先向所有員工鞠了三躬,感謝大家的真誠合作與支持。隨後,用不可控製的喜悅之情宣告:“我們廠已基本還清各家的債款,昨天得到銀行的通知,同意為我們提供貸款。這表明,長江塑膠廠已走出危機,將進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可見,誠信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當你遇到困難時,一個誠實信用的人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他們會為你獻計出力,這樣你的事業就會越來越成功、你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好。
李嘉誠成功啟示:
誠信,不僅是做人的至高要求,也是做大做強生意不可缺少的條件。所以,能夠以樹立誠信形象求得做大生意的人才是最聰明的。李嘉誠做事都會替大家著想的生意人,是一位贏得大家尊重的大商人。這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回利法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