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激發自己迎接挑戰的鬥誌(1 / 1)

李嘉誠語錄:

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對你的事業有興趣,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好。

智慧闡述: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路順風,總會遭遇各種挫折,關鍵是看你能否激發自己,從困境中站立起來,然後挑起人生大梁。在許多成功商人的人生中,我們發現,這種以“自我激發”而成就一生財富的經營人生方式是常見的。

“鋼鐵大王”卡內基就說過一句話:“我絕不怕貧窮,但是我怕心中貧瘠。我最需要的是激發自己的挑戰貧瘠的能力。”這句話,說得非常有誌氣,非常剛毅,是成功者的人生經驗。李嘉誠麵對人生坎坷,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靠自己的打拚,會成為一個強者。在他看來,成大業者必須要敢於激發自己,否則會遭到失敗的折磨,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要做到這一點,卻是非常困難的,換句話說,成功就是對自己一切坎坷的挑戰。他力圖與客戶建立友誼,友誼長在,生意自然不成問題。

李嘉誠重視培養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經商過程中重視以勤奮當先,通過加倍付出,贏得成功的資本。這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成大事必須要有勤奮之力,好運是等不來的,它隻是隱含在勤奮之中。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名口渴的旅行者來到沙漠中的一座抽水唧筒,唧筒上貼了一張便條,向路人說明附近埋了一個水甕可以灌水。那張便條上寫著:你必須在收受之前先付出。這就是由旅行者自行決定:是喝甕裏的水,還是用那些少量儲存的水引來大量冰涼而幹淨的水。這就是所謂加倍努力付出。你必須真誠地付出,並且深信終究會獲得回報。

華特·克萊斯勒用畢生的積蓄買了一部車,他想要從事汽車製造。要想從事該行業就必須徹底了解汽車的構造和性能,於是他把汽車拆開,再重新組合,耗費許多時間。他的舉動使朋友們感到非常詫異,大家都認為他的心理有問題。但他堅持目標,不折不撓,加倍付出,終於在汽車業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位大學畢業生,進了北京一個公司,由於業務繁忙,他必須經常在晚上及假日加班。老板卻說:“你幫了我很大的忙,但你現在得到的工作經驗,對你自己的幫助更大。”你必須與你的同事及對手比較,確定你要更加努力。倘若有標準來衡量你的工作量,你就要超越那些標準。加倍付出的益處還在於鍛煉你自己:為了達到更好更大的人生事業成就,你必須不斷奮鬥。

毫無疑問,好運眷顧努力不懈的人。且看身高隻有1?45米的原一平,貌不驚人,可是在日本的人壽保險界裏,他卻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因為他在同行業中連續15年保持了全國業績第一,被日本人尊稱為“推銷之神”。

原一平在從事推銷人壽保險工作之初,因為沒有固定收入(沒有固定薪金,收入完全來自成交額提取的傭金),所以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裏,不吃中餐(沒錢吃),不搭電車(沒錢搭車),每天用那雙勤奮的腳,馬不停蹄地推銷。他平均每個月要用掉1000張名片,每天一定要訪問15位準客戶,沒訪問完畢就絕不作罷。他經常因受訪者不在,而在晚餐後再去訪問,常常是到晚上11時後,才能回家休息。由於他訪問勤快,50年來,他積累了2?8萬個準客戶,這就是他被尊為“推銷之神”的由來。

原一平說:“好運”眷顧努力不懈的人。可以肯定地說:成功在於勤奮。隻要勤奮不懈,就可以克服自身的種種劣勢,不斷積累資源,積累經驗,裂變成財富。你的身體條件一定比原一平好得多,想想他的努力和成功,你就能多一分工作的動力。設定目標,你一定可以達到!

李嘉誠在成就財富人生的時候,也用心用力打造自己,他嚴格製定自己人生行進的計劃,從而讓自己的財富目標得以實現。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人隻要用心用力,必有大成。

李嘉誠成功啟示:

今天,我們要加倍重視自己的價值。活力,熱情,向世界挑戰的欲望能克服一切恐懼與不安,直達成功的領獎台。我們的技藝、頭腦、心靈和身體,如果不善加利用,都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遲鈍,腐朽,甚至死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