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錄:
12歲開始當學徒,不到15歲就挑起一家人生活的擔子,再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當時自己非常清楚,隻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識,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點錢就去買書,記在腦子裏麵,才去再換另外一本,到我今天來講,每一個晚上,在我睡覺之前,我還是一定的看書,知識並不決定你一生財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機會更加多了,你創新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智慧闡述:
一個人的能力,尤其是專業知識、工作規劃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都不是三兩天就可以培養起來的,但隻要“勤”,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這方麵的能力!
所謂“勤”,就是要勤學,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刻也不放棄,一個機會也不放棄地學習,不但自己加強學習,同時也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別人休息,你去學習。別人去旅行,你去學習。別人一天隻有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你則有16個小時,那就等於一天當兩天用。這種密集的、不向斷的學習效果相當顯著。如果你本身的能力已經高於基準的水平線上,加上你的這種“勤”,你很快就會在所處的團體中發出亮光,從普通員工中脫穎而出。
在李嘉誠的青少年時期,他曾經度過了一段“披星戴月上班去,萬家燈火回家來”的歲月。那個時候,他需要在床頭上擺上兩個鬧鍾來喚醒自己,催促和鞭策自己。他一個星期上班七天,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5到16個小時,有時候簡直忙到了連理發的時間都舍不得花掉。
還有一種人真是能力不足,也就是說,他的先天資質就是不如別人,學習能力比別人差,這種人要和別人比較長短是很辛苦的,而應該在平時多多自我反省,認清自己的能力,不要自我膨脹,迷失自我,否則這種人一輩子最悲哀的事便是:失敗、失敗、失敗!
如果一個人真正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那麼為了生存,也隻有通過“勤”才能補救。如果每天癡心妄想,別說脫穎而出,恐怕連保個飯碗都很難!對能力真正不足的人來說,“勤”便是花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不怕苦不怕困難,也隻有這樣,才能保住飯碗!
其實“勤”並不隻是為了補“拙”,即使是聰者智者也不能離開一個“勤”字。在一個公司裏,一個始終做到“勤”的人會為自己帶來很多好處。
李嘉誠青少年時期,有好長一段時間,他都是堅持上夜校進修,提高文化知識水平,回家後仍憑借著收音機靠“空中隱形教師”學習英語。
勤奮刻苦是一所高貴的學校,所有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須進入其中,在那裏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獨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習慣。其實,勤勞本身就是財富,如果你是一個勤勞、肯幹、刻苦的人,就能像蜜蜂一樣,采的花粉越多,釀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命運掌握在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手上,所謂的成功正是這些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結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別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實幹也會在日積月累中彌補這個弱勢。
勤奮是走向成功的堅實基礎,它更像一個助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麵前。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遷,你應該自豪地對自己說:“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結果。”
與之相反,懶惰是成功的天敵。你可以問自己:我能不能夠靠自己生存下去?認真地問自己,不要給自己放寬條件。如果現在覺得還做不到,那麼你必須不懈努力,勤奮刻苦,用自己的勤奮達到這樣的目標。一旦你覺得要靠自己活下去,那麼你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但辦法隻有一個,就是勤奮。
李嘉誠見過許多的成功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勤奮。在這個世界上,投機取巧是走不出成功之路的,偷懶更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如果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就會發現,一個人的成功除了機遇與天資外,真正離不開的還是一個“勤”字。“勤”不僅能補“拙”,更能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出類拔萃、脫穎而出。從現在開始,讓自己變成一個“勤”一點的人吧!
李嘉誠成功啟示:
“懶惰”是個很有誘惑力的怪物,人的一生誰都會與這個怪物相遇。比如,早上躺在床上不起來,起床後什麼事也不想幹,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給別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想懂,不會做的事自己不想做。李嘉誠從不把“懶惰”左右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奮力用勤奮支配著他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