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審目標,看成敗(2 / 2)

香港的股票市場的曆史已有近百年。198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香港股份總會)的成立宣告了股票市場活動正式開始。1914年該協會改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到了1921年,香港證券經紀協會(香港股份經紀會)成立。1947年香港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證券經紀協會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1969-1972年股市高潮中,先後成立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等3個新股票交易所。1986年4月2日成立了香港聯合交易所,並於同年9月22日獲得國際交易所聯合會會員的資格,使香港上市的股票成為國際承認的有價證券。至此,香港才獲得了“國際金融中心”的頭銜,成為僅次於倫敦和紐約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銀行業中心。

事實上,香港任何一個成功的大財團,都必須借助股票市場向社會募集資金,擴大再生產,並通過股票上市,使該財團與社會各階層發生廣泛而密切的聯係。這幾乎是每一個大財團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他們之所以取得成功的重要捷徑之一。

1950年,李嘉誠利用打工辛苦積攢的7000美金所成立的長江塑膠廠,實際上是小本經營的無限責任公司。這種公司性質要求股東必須以自己全部動產和不動產對公司所欠債務負責。因此,這樣的公司往往受資金少,發展空間小的局限。而當公司資不抵債時,股東必須以個人財產來抵償。但是這類公司最有利的地方在於組織簡單,保密性強且對債權人有保證。

隨著長江的發展壯大,1971年6月,李嘉誠成立了長江置業有限公司,這類公司的性質是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股東的責任和權益一樣,隻限於各自所認定的出資額,而且這時候的股東人數少,又相互熟悉,具有非公開性的特點。

1972年7月31日,李嘉誠決定將長江地產有限公司改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實),並在同年向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上市,11月1日獲準正式掛牌。從此之後,長江的一舉一動都必須接受股票市場的監督檢查。另外,長江除了每年向證券交易所支付登記費外,還必須向交易所提交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並遵守交易所的各項規則和適用於所有掛牌證明的各種要求。不僅如此,對於決策中身為長江的主腦的李嘉誠來說,如果不希望被殘酷無情的商業社會拋棄的話,就必須在進行每一個商業行動之前,為廣大股東的既得利益著想,對社會眾多的投資者負責,這不能不承認是李嘉誠整個創業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決策。

長實在香港股市和地產業蓬勃發展高潮中上市掛牌,時機選擇適宜,公眾反應熱烈。認購超額達65?4倍。凡是認購者經隨申請書附寄購買資金,共收到59017份,超額了十倍,隻好采用抽簽辦法決定誰是幸運的買家,落選者一律退回現金。這種情況在香港是罕見的。

但是,李嘉誠並不滿足於此。他還積極爭取海外的第二上市位置。

當時香港最著名的證券公司是由馮景禧創辦的新鴻基證券投資公司。1973年初長實與新鴻基證券投資公司代表和英國股票公司洽商後達成協議,長實股票開始在倫敦掛牌。自掛牌後買盤紛至遝來,大受英國投資人士歡迎。1974年5月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合作成立“加拿大怡東財務有限公司”,積極在港拓展業務。這次建立聯營公司,是長實發展途中重要的起步點。

同年6月,經加拿大政府批準,長實在加拿大溫哥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此舉首開香港股票在加拿大上市的先河,標誌著長實在加入國際金融市場中又跨進了一大步。

李嘉誠股票上市的戰略決策,為長實發展成為龐大的集團公司大大拓展了資金渠道,籌集了大量資金,為其事業取得大的發展創造了可能。

李嘉誠成功啟示:

眼光獨到,那就可以掌握生意發展的最大趨勢;從事競爭對手少的行業,而且越少越好,你的事業就會順應趨勢,做得風生水起,而你離成功致富也就越來越近了,這就是為什麼李嘉誠總能占據先機、引領潮流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