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錄:
我常常記著世上並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未來,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
智慧闡述: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是一句老話,它旨在說明:做事不可操之過急!同樣,在經商中也不能急於求成,這就是說,“等待”也是經商的一種戰術。李嘉誠就曾經運用這種等待術,試田“伺機而出”。這裏麵有非常隱秘的經商策略,不是被動等待,而是巧妙等待。
步人90年代,公眾輿論要求港府立法打擊樓市投機的呼聲愈發高漲。人們預計,條例出台,將為期不遠。
眾所周知,港英當局對強大的華資地產財團感到畏懼。十大地產上市公司(僅置地為英資),占香港股市總計市值的二成以上。實際上有不少大魚漏網,如太古地產,後來歸入太古公司成為綜合股,不少從事他業的巨富,亦把重點放到地產上。據估計,香港過半的資產為地產商和兼做地產的富商控有。尤其是十大地產巨頭,控製了同業地產股市值的五成以上。地產巨頭實際上是鬆散的壟斷性集團。
過去有句流傳甚廣的話:“控製香港的是港府、彙豐、馬會、怡和。”從80年代後期起,有人這樣說:“控製香港的是港府、彙豐、馬會、地產商。”
港府對地產商壟斷財富耿耿於懷。無獨有偶,港府官員和親英人士,能在眾多的行業尋找到眾多的“知音”。
一些財經界學者說:“由於各種因素,造成了財富分配的不公。香港經濟是外向型經濟,真正為本港賺來外彙、積累財富的主要是貿易、航運、工業,等等,地產商在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上,獲利最大,並且大得離譜。
“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像香港這樣最富的階級幾乎全集中在地產界。過去香港也不是如此,大富豪分散在貿易、零售、航運、金融、地產、工業等行業。現在其他行業的富豪逐步在富豪榜上被擠下去——除非他們抱住了地產。這種現象,實際上是香港經濟衰退的前兆。”
香港傑出的建築商陸孝佩,一生為地產商和業主建樓不知凡幾,其中彙豐銀行大廈就是他的傑作。他隻知蓋房,不知賣房,辛苦一輩子,積累的財富少得可憐,而與他拍檔的地產商皆成大富。他晚年時,人們仍稱讚他的建築業績,他說:“我是世上最蠢的人,不知道早年就去搞地產。”
“無殼”升鬥小民的憤怒情緒,“有殼”人士對地產界的“微辭”,無疑給港府遏製地產壟斷、打擊橫市投桃注入一劑強心針。按理港府要實現目的易如反掌,據傳,港府有關官員表示,要打老虎。老虎是誰?自然是地產巨頭。
李嘉誠一貫擅長在低潮時補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