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預成大事者,練就眼力很重要(1 / 1)

李嘉誠語錄:

要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不單要努力,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意見前,更要考慮別人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創出新穎的意念……

智慧闡述:

在現代社會和商業競爭中,科技已經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影響力。對於這一點,李嘉誠顯然早有充分的認識,所以他的投資取向也緊跟時代潮流,牢牢把握科技這一法寶,而被他相中的第一個科技產業便是電信。李嘉誠認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電信業肯定是一隻績優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保持高增長的趨勢。

從20世紀80年代始,李嘉誠便開始了對電信業的投資,1989年,李嘉誠將和黃集團帶入電信市場,收購了一家英國的電訊公司。但是,這次嚐試性的投資出現了問題,和黃集團在英國推出的一種CT2,業務,叫做RABBIT,因為隻能打出不能打進,跟其他的電訊服務技術相比遜色了很多,所以未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將產品進行了降價調整後,市場情況依然沒有好轉,和黃集團因這項業務共負債1462億港幣。可以說,李嘉誠在電訊領域的投資出師不利。

但是,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什麼,李嘉誠對電信業發展方麵的估計具有足夠的信心。1994年,他又卷土重來,投資84億港幣成立Orange,推出當時還比較新奇的個人通訊網絡。這項業務在起初也並不被人看好,大家都生怕這又是一項翻版的CT2,但是這一次,Orange給李嘉誠爭了口氣,逐漸地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同。

到1996年為止,已成為上市公司的Orange股價由成立時的200多億港幣增加到當時的2000多億;1997年,Orange在英國的客戶已經突破100萬,成為英國第三大移動電話商;1999年,和黃集團出售了44?8%的Orange股份,獲得1130億港幣的巨額收入,同時也成為德國最大移動電話商Mannesman的唯一股東。這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額的單一交易,並為李嘉誠帶來1130港元收益,而且雙方從正式接觸到達成交易僅用7天的時間。

“超人”李嘉誠雖然過去處理過多起重大收購,但這次卻難以掩飾得意神情,在宣布交易成功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對通宵達旦等消息的大批記者說:多年來做生意以這次最為驕傲。交易成功的前一天夜裏,李嘉誠睡覺時,特意將手機放在枕邊,並把鈴聲調到最大,恐怕在睡夢中錯失交易落實的特大喜訊。記者會後看到,李嘉誠拿起一塊餅幹來充饑,慶祝度過艱難一日,並獎勵自己完成一宗過千億元的交易。該項和黃公司的“世紀交易”,使李嘉誠控製的資產市值暴漲至14800億港元,李嘉誠在全球富豪排名也由第12位躍升至第10位。

賣“橙”成功後,有人以“七天賺了一千多億”為題發表感歎,卻沒有分析李氏在這之前所做的鋪墊——10年時間的努力與堅持。在這10年中,李嘉誠堅信自己的判斷理念,不去理會外界的嘲諷,不停追加投資,這是種“橙”的辛勞。巨大的收益表明,李嘉誠對電訊事業的信心是正確的,如果沒有前瞻性的眼光,李嘉誠就沒有今天在電訊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沒有源源不斷的高額收入。

目前,電信市場紛紛擾擾,通訊產品的生產製造商和經銷商不斷增加,通訊產品的技術和種類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在這個領域裏,有人迅速致富,也有人因為無法應對激烈的競爭而黯然退出。一時間,電訊業的前途變得複雜起來,誰都不知道明天會是由什麼樣的技術、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服務來主導。但是,隻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就不會在複雜的形勢下迷失方向。

李嘉誠成功啟示:

在如戰場的商場中,許多機遇到來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這樣,善於甄別的眼光就顯得尤為重要。要養成這種眼光就要冷靜的心態,敏銳的眼光,不急不躁,細心觀察,隻要你看準了某件事物有發展前途,那就不要猶豫,放手去做。要知道,成功總是來自於先知先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