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錄:
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個政策的實施之前都必須做到這一點。當我著手進攻的時候,我要確信,有超過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換句話說,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智慧闡述:
受惠於油價持續飆升,赫斯基能源在2008年上半年就為和黃貢獻了85?4億港元的盈利,占和黃固有業務盈利比例的28%。而當李嘉誠在22年前收購赫斯基能源的股份時,這隻不過是一家資本支出與負債過高的中型石油公司,當年的石油價格曾跌至每桶11美元。不過李嘉誠當時就預言,“世界石油價格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升幅,長遠來說可以看好。”這就是李嘉誠超前的眼光——壞時見好,早占先機,當然這是建立在前景看好的基礎之上的。
22年後,李嘉誠在業績會上自信地說,“赫斯基能源在七八年前還被人批評說錄得虧損,但是今年和黃最大的盈利貢獻就來自赫斯基。”當時,和黃持有赫斯基能源約35%股權,如果加上李嘉誠家族及旗下公司擁有的股權,則於赫斯基能源的總持股量約為71%。
按照和黃披露的股權數據,赫斯基能源於2000年8月28日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後,到2008年,擁有的優質資產市值約達420億加元,其業務涵蓋了上中下遊的勘探生產原油、精練合成原油,以及分銷汽油等。
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李嘉誠僅斥資32億港元就收購了赫斯基石油公司(HuskyoilLtd?)52%股權。其時,在經曆了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油價陷入低潮,全球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誠卻在這時看好石油工業,做出他當時最大的一筆跨國投資。
“80年代時中東國家和美國有分歧,石油供應緊張。那時(我)就想:加拿大有石油,政治環境相當穩定,就趁赫斯基虧蝕的時候把它買過來。”李嘉誠在多年後麵有得意之色地回憶說。
李嘉誠收購赫斯基能源後,展開一係列急速擴張,趁低價購入更多的石油儲存,以及多鑽取石油以減低負債。1988年6月,李嘉誠斥資3?75億加元,全麵收購加拿大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EneryLtd,使赫斯基能源的資產值從原來的20億加元擴大一倍。1991年10月,赫斯基能源的另一名大股東Nova集團以低價將所持的43%股權出售,李嘉誠家族斥資17?2億港元取得了赫斯基能源的絕對控製權。
經過多年開源節流和技術改造,李嘉誠把赫斯基由一家虧損企業變成了利潤驅動器,同時,李嘉誠不斷增購赫斯基石油股權。
他成了加拿大的投資英雄!加拿大的商務官員和商人為了便於與李嘉誠接觸,把辦公室也搬進了唐人街。
2000年8月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上市,有當時的報道說,李嘉誠為此獲利65億港元,但低買高賣的傳奇並未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