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語錄:
當你作出決定後,便要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走,常常記著名譽是你的最大資產,今天便要建立起來。
智慧闡述:
在李嘉誠看來,由弱而強必須要有闖勁,也就是說要有勇氣和膽量。做生意,成功與失敗都有可能,沒有人願意自己正在進行的生意出事,但從來沒有一個一帆風順的生意人。那麼,當問題來臨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呢?李嘉誠認為,越怕越誤事,索性大膽去闖,反倒化險為夷。
李嘉誠擅長“強勢進攻”之計。所謂“強勢進攻”,就是既要善於大規模地調查情況,又要敢於采取大動作,去完成計劃。在李嘉誠看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隻停留在空想階段,一定要把想法落到實處,才能行之有效。這種敢想敢做的行為,一則可以兌現自己的計劃,二則可以驚動人心,獲得尊敬。
對於那些要做大生意的人來說,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強勢進攻之計,這樣才能掀起一股商勢,形成一股席卷之風。李嘉誠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出色。
1992年初,李嘉誠旋風般地從北京飛赴汕頭,又急轉深圳。5月1日,宣布成立第一家在內地注冊的聯營公司。這就是李嘉誠代表長實集團與中方合資成立的“深圳長和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共2億港元,中方港方各持有一半股權。中方的兩家合作夥伴是深圳市政府直屬的深圳投資管理公司和國家計委下屬的中國機電輕紡投資公司,港方股東有長實、和黃、怡和三家。
長和實業初步擬定了在內地投資的一係列計劃,並使其成為長江係在內地的旗艦。在短短的時間裏,李嘉誠完成了一係列繁雜的工作,不能不令人驚歎其決斷力及辦事的效率。
1992年8月6日,李嘉誠發布長實集團中期業績報告,闡明了將其投資重點轉移到內地的條件與方針。他認為中國未來的國民經濟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前景令人振奮。
有記者問,長實係最終會向內地投資多少?李嘉誠答道:“現階段很難估計,很多因素目前是很難預測的。若經濟環境發展理想,最終在內地投資的資產值可能會占本集團總資產值的25%。”應該說,25%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以1991年底長實係資產總值750億計算,日後該係對內地的投資將達到190億港元。
當然,李嘉誠並沒有透露什麼時候達到25%這個比例。因為他素來一言九鼎,從不食言,如果沒有十成的把握,他不會限定一個具體的時間,否則,就等於是給自己套上緊箍咒。他的一貫態度是凡事留有餘地,認為這樣才會爭得主動。但是,從李嘉誠的話語中,我們也不難判斷出,一旦認為時機成熟,他向內地的投資便將氣勢磅礴,勢如長虹。
1992年10月5日,以和黃集團為核心的港方財團與中方財團深圳東鵬實業,在北京簽署深圳鹽田港發展合同。在該發展項目中,中方財團深圳東鵬實業擁有3成股權;港方財團包括和黃旗下的國際貨櫃碼頭公司、熊穀組公司等,共占7成股權,控股權在和黃集團。
深圳鹽田港發展公司總投資額為50億元人民幣,目標是建成與香港貨櫃碼頭互補的世界級鹽田貨櫃碼頭,工程分若幹期完成,第一期擁有2個貨櫃泊位和4個雜貨泊位,建成後將大大緩解香港貨櫃碼頭的壓力。
但是,鹽田港計劃曾遭到馬世民竭力反對,他認為在內地搞貨櫃碼頭,等於搶香港的生意,自己打自己。對此,李嘉誠更具遠見卓識。他說:“深港間的大鵬灣是天然深水港,我們不搶先建鹽田港,別的財團也會搶著去幹,那將成了我們與別人對打。”由此可見李嘉誠的深謀遠慮。
從1992年秋天起,廣州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便與李嘉誠的長實、新鴻基地產及香港多家中資港資銀行,商談合作興建一幢73層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大廈占地5?5萬平方米,樓麵積30萬平方米,以當年物價計算,需要投資3?5億美元。
現在,這幢全廣州市最高的摩天大廈,已在天河拔地而起,成為廣州天河新城區的招牌建築。正如一提起白天鵝賓館,人們就聯想到霍英東一樣,一提到廣州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人們就會想起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