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漁全集》
二十年前,一套書賣400塊錢,而且還要預訂的,預訂還得交錢,這個事情我沒有幹。
一套書買和不買,其實對我的生活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但一套房子如果你沒有去預訂,但你隻能永遠是望房興歎了。
那套書就叫《李漁全集》,共二十本,折合起來算也就是每本二十元,而且是精裝的那種。今天看來不但不貴,而且還算撿了大便宜了。但是在二十年前,一個月工資才多少啊?所以懷舊永遠是個偽命題。而那套書是因為收了《金瓶梅》,所以才一時洛陽紙貴,且在圈內成為熱點。哪怕它是潔本。當時有傳聞是要出足本的,但後來出來的最終還是潔本,還是此處刪去多少字。
現在一般的學者認為《金瓶梅》跟李漁是一點也不沾邊的,《肉蒲團》是李漁所作的觀點倒是多數。當你知道李漁是個什麼人時,你想讓李漁來寫這一類淫穢小說,那是最合適不過了,因為他的私生活,據說是比較腐敗的,因為他有兩大罪名,一是打抽豐,二是性齷齪。
我們以前的傳統教育,都說人品如文品,或者說文品尤如人品。其實這兩者的分裂者比比皆是啊。一個小人完全可以寫出君子類的文章。因為從辯證的角度看,小人也不是所有的時候都是小人。比如說李漁,人家說他“性齷齪”、“善奉迎”,做人毫無原則,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個輕骨子或者賤骨頭,但是他的《閑情偶寄》寫得如此漂亮,真是不可思議啊。而且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他還是個自由職業者,期間搞過家庭劇團的走穴演出活動,這一半是因為熱愛戲曲,一半是因為喜歡紅顏,李漁的後半生,據說基本是靠人家的恩賜生活的。
但就是這樣的人,竟然留了20卷的全集,除去後人借托、批閱評點和資料索引,那起碼有十卷是他自己寫下的吧。這麼一算也將近有200萬字了。一個以吃喝玩樂著稱的人,留下這麼多的文字,而且還能給古今的出版商帶來利潤,這是讓我們今天的寫字者感到汗顏的。
進入新千年後,我開始讀《閑情偶寄》,並且嚐試著寫這個時代這個社會中個人閑情,於是又托朋友關係去買來了初版的《李漁全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青春期了,我感興趣的也已經不是《金瓶梅》刪了多少的問題了,但是對於全集中《肉蒲團》僅收個故事梗概,我也隻能表示憤怒和無奈。那個時候,我印象中社會上也已經是“淫書”流行了,像《肉蒲團》和《燈草和尚》都是那個時候看到的。還有一些古代的民歌豔詞,非常清新樸素。有的時候,如果說是豔詞,那往往是統治階級和文人的荒淫無恥;而凡清新樸素的,往往是“勞動人民對愛情的大膽向往和追求。”反正曆史也就是個櫥窗裏麵的小姐,任你怎麼打扮了,曆史文獻有時也是這樣的。現實的荒誕之處就在於,一邊是出潔本,一邊是足本已經在流行了。好在《李漁全集》的價值不在於有沒有收《肉蒲團》,也不在於《金瓶梅》到底刪了多少字,而在於它那麼厚實的二十本,放在一排書櫃裏,比《莎士比亞全集》還要厚重,而且我既然也在寫李漁吃李漁,那麼有這麼一套書壓著,也就不心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