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並發症之一——腦卒中★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腦卒中,俗稱中風。臨床上指腦出血、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LA)。常見症狀有肢體感覺、運動障礙和思維語言障礙,如麻木、偏癱、複視、失語、記憶減退等。中風給患者本人及家屬帶來很大的痛苦。中風的誘因:凡能引起血壓急劇波動或腦部血液供應變化的各種原因都可能成為中風的誘因。勞累過度、情緒激動、飲食不節、用力過猛、超量運動、氣候變化、體位改變、疾病因素、生氣、飲酒等幾乎都與血壓波動和動脈硬化有關。

重在預防:消除危險因素,減慢體內動脈硬化的發展。治療高血壓,選用平穩有效的降壓藥物,能減少中風發病率和死亡率及降低再缺血和出血的危險性。

危險因素:

(1)高血壓長期未得到有效控製;

(2)長期吸煙和酗酒;

(3)血脂增高,喜鹹食;

(4)體重超過正常20%以上;

(5)糖尿病。

降壓藥物選擇:研究表明腦卒中的發生與血壓的數值呈正相關。血壓降低的原則是有效和平穩,尤其是平穩更加重要,因為引發中風的誘因中最為重要的是血壓波動,而短效降壓藥易因患者服藥時間有規律而人為地造成血壓波動,從這個意義上講並不適合此類患者。

高血壓的並發症之二——冠心病

冠心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種因素損傷冠狀動脈內皮細胞,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在臨床上出現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症狀。高血壓患者冠心病的發病率高且病變更為嚴重。高血壓能直接損傷冠狀動脈內皮細胞,造成脂質沉積和動脈纖維化及粥樣斑塊的形成,在臨床上出現心絞痛。如病變繼續發展,斑塊內或斑塊下出血,管腔阻塞就會發生心肌梗死。而且,高血壓患者心肌梗死後嚴重並發症的發生率高。所以,高血壓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元凶。高血壓時循環阻力增加,心髒必須加倍工作,心肌細胞相應肥大,間質纖維增生。久而久之形成左心室肥厚,引起各種類型的失常,最終出現心力衰竭。

危險因素的防治:

(1)高血壓;

(2)高血脂;

(3)高血糖;

(4)吸煙。

降壓藥物的選擇:降壓同時保護心髒。注意某些降壓藥可引起血糖、血脂升高或血鉀、血鎂降低,會加重冠狀動脈硬化。

高血壓的並發症之三——腎髒疾病

腎髒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血液經腎小球過濾,由腎小管選擇性重吸收後形成尿液排出體外。臨床上有多種疾病可引起對腎髒的損害,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細菌性炎症、免疫係統疾病(如係統性紅斑狼瘡等)。高血壓時,作為全身血管一部分的腎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受損引起腎小球硬化。當病變繼續發展時,腎小球過濾能力和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患者出現蛋白尿、血尿、水腫等一係列症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最後轉入氮質積壓症、腎功能衰竭,隻能靠透析或腎移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