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三月徹天紅,關東六主泉台笑(3 / 3)

(趙)高曰:“蓋聞聖人遷徙無常,就變而從時,見末而知本,觀指而睹歸。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權命懸於胡亥,高能得誌焉。且夫從外製中謂之惑,從下製上謂之賊。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搖動者萬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見之晚?”

(李)斯曰:“吾聞晉易太子,三世不安;齊桓兄弟爭位,身死為戮;紂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

(趙)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裏。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鬆之壽,孔、墨之智。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

(李)斯乃仰天而歎,垂淚太息曰:“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於是(李)斯乃聽(趙)高。

(趙)高乃報胡亥曰:“臣請奉太子之明命以報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於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亥為太子。

上述記載,簡直就是電視劇劇本的一個完美橋段。從趙高和李斯兩人對話當中,可以發現,趙高的口才那真是超級一流。此人腐身繡口,能把智商和情商都高人三頭的大秦丞相李斯說得心神恍惚,最終得其所願。

趙高、李斯見麵伊始,趙高沒有任何廢話,他馬上開門見山,勸說李斯應該和自己一起,矯詔擁立胡亥為帝國繼承人。

乍聽此言,李斯即刻斷然拒絕。

趙高呢,早已洞見當時李斯心內的小九九,馬上就說:以德以能以功,你李斯都不如現在正和扶蘇在一起守邊的蒙恬。扶蘇這個人,性情剛毅,他即位後,肯定委任蒙恬為丞相。到時候,你肯定難以善終。而相比之下,胡亥為人慈仁敦厚(性情懦弱沒本事),你如果對他有擁立之功,定保富貴!

趙高一席話,說到李斯痛處。畢竟秦始皇在世時,自己從前在焚書等事件上,得罪過公子扶蘇。內心深處,他對於新主很有不安之感。但此時,他還不了解趙高的真實目的,兀自嘴硬裝忠臣,詛咒發誓,說自己不會做出對不起社稷和先帝的事情。

這個時候的李斯,也不能說他百分之百地假裝忠臣。始皇帝多年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公子扶蘇又是賢德好人,從選賢治國角度選擇大秦帝國繼承人,自然非公子扶蘇莫屬。

趙高心中有譜,他繼續動之以利,曉之以理,大說什麼“逆可順之、順可逆之”一類的道理,勸說這位大秦丞相應該識時務。

低頭思忖,李斯心亂如麻,感慨萬千。言不由衷,還得表態,他便舉出曆史上晉國改太子,齊國兄弟爭位以及商紂王殺戮宗親的事例,舉一反三,認為這種廢長立幼的事情大不祥,最終會導致亡國之亂。

話雖如此說,趙高已經從李斯的絮絮叨叨中,聽出了一些端倪。李丞相現在這種委蛇與逡巡的態度,已經暴露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太想保住自己的相位了,他太想自己的宗族依舊富貴榮華了,他太不想在都城鹹陽看到扶蘇和蒙恬決定自己和家族日後的命運了。

於是,趙高接著勸之以理,誘之以利,表示說,如果李斯聽從自己的建議,擁立胡亥,肯定富貴無邊;如果不聽,下場肯定是身死人手,禍及子孫……

矯詔擁立,事關重大。李斯思慮久之,泫然涕流。沉默,就是允從。至此,李斯終於“從”了。

李斯之所以順從趙高,並非是大宦官派人持刀挾持性命威脅下的心理防線崩潰。當其時也,趙高,不過是一個閹奴宦者。作為丞相,一聲嗬斥,李斯即可讓從人把趙高綁起殺掉。

而趙高呢,他對人性有足夠的了解,特別是對李斯這種秦廷中追功逐利之輩,更是了如指掌。所以,他才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勸說身為丞相的李斯,參與自己和胡亥密謀的這個驚天動地的大陰謀。

沒有李斯參與篡改遺詔,按照秦國體製,以胡亥之能和趙高之力,根本不能成事。

那麼,李斯也是年近古稀老臣子了,為什麼趙高一席話,就使得他最終背叛了始皇帝的遺願,把自己和秦國的命運交給一孺子一閹奴了呢?

無他,私心雜念使然。一直潛伏於李斯內心的功利欲望,最終主宰了這位聰明人的決斷。決定是艱難的,後果是嚴重的。他的默許,不僅把他自己和宗族性命拱手於人,也把威威赫赫的大秦帝國,送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趙高,一個閹宦;李斯,一個大臣。雙方身份雖然大異,但有一點非常一致,那就是,這兩個人都是以“人性本惡”作為人生哲學基礎,以功利追逐作為人生目的。

縱觀李斯一生,艱難苦恨,也真不容易,細細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從擔任郡小吏到學成於荀子;第二,從依附呂不韋到秦國統一。這期間,由於“鄭國渠事件”,李斯差點被逐出秦國;第三,即是李斯擔任丞相以來到秦始皇駕崩這一鼎盛時期;第四,也就是從流淚從了趙高和胡亥那一刻起,直到不久的將來自己備受五刑而死、三族被殺的那一刻。

作為出身貧寒的庶族士階層,李斯的成功,絕對是那個時代白手起家、自我奮鬥的成功典型,用現在的時髦話語,叫“裸奮”。但也恰恰因“裸奮”成功,使得貧賤出身的李斯始終纏繞於富貴得來不易的思慮。最終,這種思慮,也成為他不擇手段保留功名利祿的思想負擔。

位極人臣,諸子皆尚公主,諸女悉嫁宗室。此時的李斯,富貴榮華到達頂峰。但也恰恰在這個時候,他最害怕最恐懼的事情,就是失去他為之奮鬥了一生的一切!

當李斯眼睜睜看著胡亥手下帶著賜死公子扶蘇和蒙恬的始皇帝“詔書”出發的那一刻,這個絕頂聰明之人的內心深處,肯定會湧起一陣陣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