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爚這才轉驚為喜,領走了劉伯溫。就在他準備觀賞劉伯溫悟理學之道時,劉伯溫真的就悟了道,但不是理學之道,而是道家之道。

天書傳奇

多年以後,劉伯溫被後人尊奉為未卜先知的大仙和呼風喚雨的魔法師,所以有這些頭銜,和他與道教、道家思想的親密接觸有很大關係。

劉伯溫在老家時就讀過《道德經》,對裏麵的辯證法極有心得。他說,愛臭美的女人招來好色之徒,喜歡炫富的人招來強盜,賣弄才華的人招來嫉妒。劉伯溫也讀過《莊子》,他後來撰寫的著作《鬱離子》中那些天外飛龍般的想象力的源泉就是莊子。他當然也讀過許多道家典籍,對道家的諸多法術有疑有信。他的老家南田山是第六福地,他的老爹靠卜算幫助老鄉尋找走失的羊和小狗。這一切,都注定了他和道教必有因緣。而因緣正如荷花一樣在括城露出尖尖角。

扮演“尖尖角”角色的是紫虛觀道士吳梅澗。

紫虛觀在括城東南十裏的好溪畔少微山上,好溪是一條大河,兩岸連雲,高崖壁立,原名惡溪,水中常有怪物出沒。唐宣宗李忱時,當地州長段成式以善政治民而感動了水怪,使水怪離開了惡溪,人們遂改其名為好溪。

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紫虛觀的吳梅澗道士被幻化成一個詭異人物。有人經常看見吳道士在太陽初升時,恭敬地舉著一個擦拭得發亮的罐子,罐口對準太陽,收集光芒。還有人看見,漆黑的夜裏,吳道士在墳場用一個形似骷髏的東西捕捉鬼火。更有人發現,吳道士的房間無論白天黑夜,都光亮得可怕。而民間堅信少微山那些絢麗的風景,是吳道士對其用了某種奇異的法術。

劉伯溫早就聽說過少微山的風景,於是和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去遊覽,陪伴他們的吳道士對少微山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曾指著好溪畔一塊巨石說:“這是當年段成式捉了水怪曝曬之處,如果你收斂精神去嗅,還能聞到水怪的惡臭。”劉伯溫當即斷定,吳道士有導遊的潛質。而且又斷定,吳道士還是個樂天派,從來沒有人見過吳道士眉頭緊鎖,這或許是道教對人類情感的一大貢獻,道士們永遠都是樂觀的。佛教說,今生受苦,來生享福。儒教說,站直了,坐穩了,給我學聖人!而道教則說,你想長生嗎?我這裏有仙丹,不需要你做任何跟自己過不去的事,你準備好爐子和錢就可以了。如果你沒有爐子和錢,那你可以養生啊,我這裏有養生不可不知的各種細節,按照細節去做,就能長生。你想要好多的錢?可以,我這裏有點金術。你想要美女,也可以,做個忠厚老實的人,老天就給你送來美女。我這裏有案例啊,沒聽過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嗎?

吳梅澗說:“一切難事、苦事、痛事,其實都是你心裏的事。讓你的心不動,這些事就不起波瀾,如果有了這些事,那就是庸人自擾。”

或許正是吳梅澗的樂觀態度,讓鬱鬱寡歡的劉伯溫見到了陽光,一來二去,兩人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劉伯溫問他收集陽光和鬼火的事,吳道士放聲大笑,指著煉丹爐說:“一切物體都是有生命的,關鍵是如何喚醒它。春天萬物複蘇時,你坐在窗前清除內心的閑思雜慮,就能聽到花蕾綻放的聲音;夏天烈日炎炎,你坐在花叢中靜思冥想,就能聽到太陽流汗的聲音;秋天萬木凋落,你坐在樹下,就能聽到樹葉離開樹枝的歎息聲;冬天萬籟俱寂,但你坐在水邊,就能聽到水睡覺後的平穩呼吸。”

劉伯溫大吃一驚,因為吳道士的回答並不是他所問的。但吳道士接著說:“太陽初升時,隻要你能靜下心來,就能收集到它的生命。星光璀璨時,隻要你能靜下心來,就能收集到死人的靈魂。”

劉伯溫隻好問:“那麼如何靜下心來,什麼都不想呢?”

吳道士說:“死人才什麼都不想。你是活生生的,如何不想?但你不要有閑思雜慮,坐在何處,何處就是宇宙的中心,你坐在宇宙的中心,向四麵八方飛馳,一切都是黑暗不可知的,一切都無法到得盡頭,你就讓你的思路那樣飛馳,不要停下來。當你能堅持半個時辰後,你會發現,你能和天地萬物對話。”

劉伯溫對這不可知的一切如此好奇,以至於想跟隨吳道士修煉,但突然得了一場病,此事就泡湯了。吳道士也對他說:“你的根腳不在道觀,而在天下。能知天下,天下就是道觀,何必拘泥!”劉伯溫深為吳道士這種玄乎的論調所折服,所以就在心中存了道家的種子,有一天,它必將發芽,連他本人都無法阻擋。

1327年,17歲的劉伯溫在括城府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到家鄉武陽村。如你所知,在大城市待過的人,回到彈丸之地的家鄉後,總是待不住。

劉伯溫喜靜不喜動,但這也無法讓他恢複對家鄉的喜愛。當他聽說鄭複初和地方官重新修葺了石門書院後,卷起鋪蓋,就跑去石門書院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9361/665070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