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榮辱相從 雙贏共存——狼的繁榮之路(3 / 3)

原來,媒體的報道使市民對於本市的奶製品產生了嚴重的信用危機,不僅發生謠言公司的產品不買,別的產品也不買了。

這種“寧肯我吃虧也不讓你占便宜”的心理,在生活當中經常出現,這不是一個經營策略的問題,而是一個心態、一個認識的問題。隻有把對手和敵人區分開來,我們才能做到共同繁榮。

你可以贏得精彩,但不要讓他人輸得太慘,因為你活著,也必須讓他人活著。這就是共贏——新世紀的處世原則。並且無論是國際關係,還是個人的處世之道,都在謀求共贏。因此,共贏不敗是你與人成功交往的第一大原則。

現代社會裏,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那種“涸澤而漁”、“魚死網破”的置競爭對手於死地的處世之道,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摒棄,所不齒。 因為這種處世之道並不能更有效地去影響他人,從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采取共贏原則,給他人留有餘地,才是成功的正確方法。

眾所周知微軟與蘋果都是計算機市場上的巨頭,互為對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鬥智鬥勇,各逞風流。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蘋果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瀕臨破產的邊緣,這個時候,如果微軟落井下石,肯定會將蘋果逼到絕路。不過,微軟非但沒有這樣做,而且還伸出手來主動拉蘋果一把,1997年8月6日,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宣布,他要向陷入危機之中的蘋果電腦公司注入資金1.5億美元。消息一傳出,業界嘩然:微軟這麼做,到底為的是什麼呢?

在商場上沒有不要任何回報的雪中送炭。毫無疑問,微軟的投資最大的考慮還是本公司的長遠利益。盡管比爾•蓋茨曾是蘋果公司中的一員,曾參與過風靡一時的麥金托什的研製開發,但與自身的經濟利益比較起來,這一份對蘋果電腦的舊情無疑就顯得份量太輕了。

蓋茨深知,蘋果作為一家輝煌一時的電腦霸主,雖然目前元氣大傷,瀕臨絕境,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的潛在實力不可低估,連其賴以異軍突起的製勝法寶——windoes操作係統軟件,也有蘋果的麥金托什軟件的影子在裏麵。

許多電腦公司也都在抓住蘋果乏力的機會,紛紛提出與它合作的建議,如1996年蘋果就與康柏、迪吉多等公司結成了聯盟。微軟公司的一些主要競爭對手如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 )、大智公司、太陽微軟公司,特別是網景公司都在借助與蘋果的合作來與微軟帝國明爭暗鬥。

目前世界上使用windows的個人電腦已經達到85%,但微軟公司仍不敢無視蘋果與其他大軟件公司的合作,它們一旦取得某種突破,則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市場衝擊,影響到微軟公司的經營業績。

若及早將蘋果拉到微軟一邊就可以減小對微軟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微軟公司的經營安全度。

在法律方麵。美國《反壟斷法》規定,如果某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一定標準,市場中無對應的製衡產品,那它就要麵臨反壟斷方麵的調查。也就是說,若蘋果公司徹底垮了,那麼微軟公司操作係統軟件的市場占有率就要受到美國司法部門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按《反壟斷法》進行質疑。若真那樣,它為這場訴訟要付出的費用將大大超過它能從蘋果讓出的市場份額中賺取的利潤。

而且,到時候可能會有大批的麥金托什愛好者們紛紛投入到微軟的競爭對手的陣營裏。而如果現在把蘋果拉過來,那兩者操作係統軟件相加就差不多占領了全部個人計算機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微軟和蘋果的軟件標準實際上成了整個行業的標準,別人隻有跟著走的份兒了。並且,從另一方麵來講,由於微軟實力大大超過蘋果,因此它也可以左右局勢,不必擔心受到蘋果的牽製。這樣比較下來,保留蘋果公司顯然是對微軟有利的。在網上瀏覽器方麵,微軟也一直心存不平。當初,由於判斷稍慢,結果讓網景公司捷足先登,占領了大部分市場。微軟一直在暗中尋找機會,試圖奪回自己在網絡電腦方麵的優勢。

這樣,通過和蘋果聯手,微軟公司可以將自己生產的英特網搜尋器附裝在每一台蘋果電腦的包裝盒裏,用戶如欲用網景瀏覽器,得自己去買軟件,自己安裝,就極不方便了,這就為微軟的英特網搜尋器增加了競爭獲勝的籌碼。

蓋茨還考慮到,由於目前太陽微軟係統、大智和IBM等公司在聯手開發功能強大的程序語言,有意把它開發成繼視窗之後未來網絡電腦的標準操作軟件。這將嚴重威脅到微軟的視窗軟件,是微軟最不願意麵對的前景。如果將蘋果公司拉過來以後,微軟就不怕其他軟件公司的挑戰了。

這是一個典型的雙贏案例,在幫助蘋果公司消除了危機的同時,可以借蘋果的餘威開拓自己的產品領域,又可以避免遇到反壟斷調查之苦,還可以抵消蘋果和競爭對手聯盟的威脅,真可謂是一舉數得。

事實上,微軟的這項決策是一項先發製人的雙贏決策。通過出手援助困境中的蘋果公司,微軟較好地消除了競爭中的隱患,達到了保證經營活動長期穩定進行的目的。

其實,企業間競爭的目的並非是為了去打跨對手,而是如何讓自己獲得更多、更穩定的利益。共贏策略是一種最好的經營策略,它既讓企業獲得了更多的利益,也避免了潛在的風險。

在各種關係日益複雜的現代社會,我們可以從各個方麵都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共贏,日益成為迫切的需求和必然的趨勢,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界比政治界做得更好,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及多邊協商機製的確立為實現共贏的原則,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以此為榜樣,以共贏為原則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則以歐盟的成立,及歐元順利產生與發展最為典型。現在的歐盟是一個可以與北美相媲美的共同體,對世界新格局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