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維護上司的尊嚴(1 / 2)

上司的尊嚴不容侵犯、麵子不容褻瀆。上司理虧時要給他下台階;當眾糾正上司是萬萬不可的;上司的忌諱不可衝撞;消極地給上司保麵子不如積極給上司爭麵子。

曆史上就有很多人因為不識時務、不看上司臉色行事而倒黴,也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因衝撞上司而倍受冷落。現實中一些人有意或無意給上司丟麵子、損害上司的尊嚴,常常刺傷上司的自尊心,因而經常穿小鞋、延誤晉升的也比比皆是。

即使很英明、寬容、隨和的上司也很希望下屬維護他的麵子和尊嚴,而對刺激他的人感到不順眼。唐太宗李世民是以善於納諫著稱的賢君,但也常常對魏征當麵指責他的過錯感到生氣。一次,唐太宗宴請群臣時酒後吐真言,對長孫無忌說:“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共事,盡心盡力,當時確實可惡。我不計前嫌地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說無愧於古人。但是,魏征每次勸諫我,當不讚成我的意見時,我說話他就默然不應。他這樣做未免太沒禮貌了吧?”長孫無忌勸道:“臣子認為事不可行,才進行勸諫;如果不讚成而附合,恐怕給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太宗不以為然地說:“他可以當時隨聲附和一下,然後再找機會陳說勸諫,這樣做,君臣雙方不就都有麵子嗎?”唐太宗的這番話流露出他對尊嚴、麵子和虛榮的關注,反映了上司的共同心理。

上司“麵子"受到傷害的情況

上司出現失誤或漏洞時,害怕馬上被下屬批評糾正

有些人直言快語,肚子裏放不住幾句話,發現上司的疏漏就沉不住氣。一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經理講話時出了個錯,他說: “今年我公司利潤持續上升,到現在已經創利230萬元……”,話音未落,一個下屬站起來,衝著台上正講得眉飛色舞的經理高聲糾正道:“講錯了!講錯了!那是年中的數字,現在已達到430萬元……”。結果全場嘩然,把經理羞得麵紅耳赤,情緒頓時低落下來,他的麵子頓時被這一句突如其來的話丟得幹幹淨淨。

上司至上的“規矩”怕受到侵犯

在公開或正式場合,一般的上司都喜歡下屬恭維自己,討厭下屬搶鏡頭、搶次序。尤其是一些上司平時與下屬距離過近,界線不分明,平常嘻嘻哈哈,隨隨便便,甚至稱兄道弟,把下屬慣壞了,下屬心目中的“上司意識”淡薄了,一遇正規場合就可能傷害上司的尊嚴。在一次宴請客戶時,某公司設宴款待王經理和他的幾個下屬,就座時年輕的蔣某也沒考慮,就搶先一步坐到第j一把交椅上大吃大喝,王經理隻好屈居二位,心裏很惱火。事後j狠狠把蔣某大罵一頓,說他能力低下,隻知吃喝。不久蔣謀便被、解聘。

背後表示不滿

有些人對上司不滿,雖不當麵發泄,卻在背後亂嘀咕,有意抵毀上司的名譽,揭上司的“家底”,殊不知“紙裏藏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牆,被上司知道後果可想而知。

耍弄上司

有些上司能力不強,最怕下屬看不起自己。有些人經常哪壺不開提哪壺,有意製造機會讓上司“丟人現眼”,以此捉弄上司。

得罪上司與得罪同事不一樣,輕者會被上司批評或者大罵一番;遇上素質不高、心胸狹窄的人可能會打擊報複、暗地裏給你穿小鞋,甚至會一輩子壓製一個人的發展。楊雄在《法言·修身》中談到“四輕”的危害時講: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從與上司相處的角度講,不慎言篤行,一旦衝撞了上司的麵子,就可能導致不幸,影響你的進步和發展。